《白鲸》和《老人与海》的生态阐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晓慧
《白鲸》(Moby-Dick,1851)是美国著名作家麦尔维尔的一部长篇巨制,有着深厚的人文蕴含,被认为是“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1]。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2)干练但不乏含蓄,简短却寓意深刻,被福克纳誉为“最精彩的作品”[2]。两部作品的出版相距百年,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大海为主题和写作背景,海洋中的生命主题都在故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文学想象的主旨。从蓝色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以各自的视角传达了对大海以及海洋生命的关怀观点,体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蓝色和谐主题。
纵观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的发展,大地、荒野等绿色生态备受关注,然而海洋也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海洋生命种类的急剧减少,“蓝色生态”的声音开始出现,对海洋生态的关注日渐成为生态批评的新兴视角①。蓝色生态倡导对以蓝色为主调的大海的生态关怀。蓝色批评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来研究和发掘人类活动和文化与蓝色的海洋及海洋生命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唤起人们对海洋问题的重视,提醒人们承担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责任。对蓝色生态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十八世纪初期的英国,海洋生态学就已出现,并得到不断发展②。在美国,文学与蓝色生态的结合在梭罗的著作里得以呈现。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就曾发出 “给我大海,给我沙漠,给我荒野”的呼喊[3]。到了20世纪,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和生态文学家雷切尔・卡森的大海三部曲(《海风之下》《我们身边的大海》和《大海的边缘》)为蓝色生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鲸》和《老人与海》这两部作品都以大海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与大海及栖息其中的生物的较量。在蓝色批评视阈下,从作家对人与大海、人与海洋生物的描述中,我们能发现一些颇值得深思的蓝色生态意识,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更是充满真知灼见。
在《白鲸》中,麦尔维尔以莎士比亚式的宏伟叙事和极富象征意义的笔法,对海洋生态进行了颇具探索性的思考,对神秘莫测的莫比・迪克的着墨更是匠心别具。尽管《圣经》中关于鲸的描述多含贬义,但在麦尔维尔看来,上帝希望人类与各种动物和睦相处,人类可以管理它们,但更多地是一种责任,绝没赋予人类滥杀的权力。他对白鲸的描述充满了赞美之情,同时,白鲸作为一种神秘的海洋生命体的凶残麦尔维尔也不乏笔墨,但是在作者看来,白鲸的凶狠是海洋法则的产物,它的袭击纯粹是一种本能反应。相比之下,亚哈追杀白鲸的冷酷无情则充斥着野蛮和残忍。他的行为印烙着人类中心主义的霸权行径。布伊尔也曾指出:“白鲸比起同时代的任何作品都更为突出地……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界施暴的主题。”[4]对海洋生命的残暴充分反映了人类作为万物之首的傲慢自负,同时也彰显出人类的卑微和丑恶。亚哈对白鲸的极度仇恨和誓死置它于死地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恶,一种有悖于生命发展的极端行为。蓝色批评要求我们关注海洋生态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我们敬畏并保护海洋生命体的和谐发展。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海洋生命的关注也充分体现了蓝色生态思想。马林鱼作为海洋生命体的一员也被海明威赋予了灵魂和力量。鱼对于老人而言既是顽强的敌人,又是值得尊敬的朋友。“兄弟,我从未见过比你更庞大,更优雅,更沉着或者更尊贵的东西……它仍从水中高高跃起,把它惊人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力量和美丽一展无遗。”[5]老人尊重马林鱼,并赋予它以平等的身份,在这种公平竞争的姿态下胜负已无关紧要。在两者的生死较量中,老人和鱼作为生命个体是平等的,而马林鱼在搏斗中表现出的精神让海明威产生了由衷的钦佩之情。老人一方面为了生存和尊严决心要杀死马林鱼并和鲨鱼进行殊死搏斗,另一个方面却又对自己的杀戮不安,并对海洋生命表达了喜爱与尊敬。这种对海洋生命的矛盾心态把人类如何与海洋生命相处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引人深思。
根据卡森所诠释的边际效应理论,大海与陆地交界处万物理应繁茂且和谐地生存。然而人类的肆意捕杀和破坏极有可能损害海洋生物种群的正常繁衍。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处处能看到人类对海洋生命的劫掠和屠戮,然而人类的自我膨胀和扩张不仅给海洋生物带来空前的危机,也给自身带来了灾难。亚哈最终走上了毁灭之路,葬身大海;老人最后带回的也只是一架鱼骨和疲惫不堪的身躯。他们的结局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作者深层的蓝色生态意识,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和反思。人类不加节制地滥杀海洋动物将会受到惩罚,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尊重海洋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与之在敬畏中和谐相处才是海洋生态精神要求的对海洋生命应有的行为方式。为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观,了解海洋,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在维护海洋中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而这正是蓝色批评的主旨所在。在《白鲸》和《老人与海》两部作品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对大海进行了直接或者间接的描绘,并各自表达了对海洋的深厚感情,体现出浓郁的海洋生态和谐思想。
在麦尔维尔的创作中,大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辽阔壮观而又神秘的大海孕育了这位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白鲸》正是基于对大海的深情敬慕而创作的。故事伊始,作者对海的感情就得到了直观的反映,“……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揣摩着,该去海上了,越快越好,到海上去,这是代替手枪和子弹的方法……几乎所有的人,有时候或多或少对大海都有和我类似的感觉”[6]。这种对大海的冲动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同时也揭示了大海作为万物之源的伟大意义。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将大海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大海美丽壮观,变幻无穷,但又狂暴凶险,阴森恐怖。它包含并孕育着生命万物,彰显着壮美和雄伟,并且“富有最高的真理,它像上帝一样无垠无涯,无穷无尽”[4]。然而亚哈却逆海洋法则而行,疯狂地与海洋做最激烈的抗争。他在“神圣使命”的驱使下越走越远,最后的悲剧不可避免。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心态引导人类以征服者的身份自居,但这种目空一切的行为方式时刻面临着危险。只有怀着敬畏之心,依理性的责任维护碧海蓝天,人类才能更好地建设家园。
海明威承袭了《白鲸》中的海洋思想,并将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使之成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母题。麦尔维尔试图通过对大海的描写来唤起人们对海洋的关注,了解认识海洋的同时,尊重敬畏海洋。海明威延续了这一点,更多的是敬爱之情。如果说《白鲸》中的海洋阳刚之气居多,那么《老人与海》中更多的则是其阴柔一面。大海在很大程度上被海明威当作平和的女性来描写,但是宁静的外表下面却隐藏着无尽的能量和可能性。然而海明威并“不直接透露自己对于所描写事件的态度或者倾向性,甚至对人物的行动,动机及心理状态也很少进行解释和说明”[7]。仔细斟酌,我们能发现大海在《老人与海》中隐含着更为深刻却又隐晦的寓意,海明威似乎在阐释回归海洋的观点。老人在海上靠捕鱼为生,吃生鱼,打赤脚,住窝棚,穿打补丁的衣服,独自一人在海洋中游荡,连续出海三个月之久,与大海相依为命,尽管孤身一人,“一个人在海上是永远不会感到孤独的”[5]。他陶醉于海洋之中,自得其乐,甚至达到了海我相忘,我海同化之境。这正是蓝色生态意识的体现: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回归海洋。
当今世界绿色生态危机四伏,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麦尔维尔和海明威通过文学关注海洋及海洋中的生命,同时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思,《白鲸》和《老人与海》中蕴含的蓝色生态观在现今社会显得愈发弥足珍贵。面对海洋生物种类日益减少和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的局面,我们必须在深刻的自我反省中寻求突破,正确合理地处理人与海洋及海洋生命的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容、共同发展。两部经典生态小说带给我们的警示意义和两位文学大师所表现出的深刻的人文关怀让我们不免产生几分蒙羞之感,不得不对当下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进行深刻反思。
注释:
①参见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载《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本文蓝色生态概念的建构参考了该文,文中海、大海、海洋等都属于蓝色的范畴,是与大地相对而言的概念,通指一般意义上地球表连续的咸水体。
②18世纪初,英国人福布斯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被誉为海洋生态学的奠基人。18、19世纪是海洋生态学发展的初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海洋生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伊恩・乌斯比.50部美国小说[M].王问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80.
[2]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321.
[3]Henry David Thoreau.Walking in Henry David Thoreau:Essays,Journals,and Poems,Dean Flowered[M].Greenwich,Connecticut:Fawcett Publications,Inc.,1975:524.
[4]Lawrence Buell.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reau,Nature Writing,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4.
[5]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9.
[6]Herman Melville.Moby Dick[M]. New York: Bantam Books,1967.
[7]朱振武.论海明威小说的美学创造[J].上海大学学报,2001,(4):6.
(作者简介:徐哓慧,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高级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