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心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筠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技巧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歌唱心理的培养。声乐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一个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情感的表达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声乐学习或歌唱实践中,由于性格、情绪、意识和气质等心理因素的差异,在技巧、技能上的把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都有体现。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高音上,如果学生知道是这么高的音阶常常会唱不上去,但如果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给他同样的音乐,他可能会唱得很好,这就是心理素质的影响。在歌唱实践中,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其表现为“怯场”。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理失衡”。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必须花一番功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说:“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它相处,与它相处得越好,你就能把它控制得越好。”这说明,紧张情绪对于表演者来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与它相处。
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看,这些器官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如果有心理负担,就会影响发声与歌唱。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由此可知,把声乐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完成声乐的艺术创造。
造成歌唱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性格对歌唱有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比如,有的同学在舞台或课堂上演唱很放松自如,心理素质很强,演唱时能发挥得甚至超出平时训练时的水平;而有的同学恰恰相反,演唱紧张、拘谨,一上台就紧张得不能自制,以致根本发挥不出平时应有的水平,甚至和平时判若两人,这一切无不和个人性格有关。其次,情绪对歌唱有影响。情绪分为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积极性可以增强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性则能削弱人的活动能力,情绪的积极与否会直接影响歌唱的状态,可以说,歌唱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信心的,演唱者的信心有时比优越的专业条件更为重要。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伤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歌唱,歌唱者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制约。
歌唱者一但出现心理因素的影响,千万不能气馁,更不能让不良心理因素形成习惯,而是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不良心理因素的办法。我们可以针对学生性格上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帮助,当学生缺乏自信,不善于表现自己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其积极的一面,在演唱作品的难度上可以稍低,逐步建立其自信心。
一个成功的声乐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声乐技巧技能的把握,还应适当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沮丧时,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学生盲目乐观时,应适当提醒,充分把握学生起伏不定的情绪,明察心理变化,及时诱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演唱失败,因此,建立成功和必胜信心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信心和技巧对演唱的成功非常重要,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演唱水平就越高;信心越小,心理就越紧张,演唱水平就越差,因此,信心是克服紧张情绪的重要措施。自信心直接影响伴随着整个教学和表演的过程,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建立自信,诱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激情,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不仅仅有信心,而且能把好的歌唱状态保持住,从而发出通畅、自然、优美的声音。
多多加强舞台艺术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的有效途径。对每个声乐学习者来说,舞台就是战场,学生在演唱时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演出水平的正常发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舞台演出的经验,也就是说不能适应舞台演出的各种刺激。因此,学生要参加实践活动,熟悉舞台上的一切,多在舞台上进行演习,习惯成自然,有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这一点对声乐学习尤为重要。
歌唱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来源于客观存在在歌者大脑中的反应,体现于演唱者的行为之中。在声乐演唱中,心理调控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应认识到心理活动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适时地应用各种调整情绪的手段,激发演唱激情,能自觉保持高涨的情绪来训练声音,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并用来正确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此外,声乐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演唱技巧的提高会使人充满自信,精神饱满;反过来,自信和轻松的心理状态又有助于演唱技巧的发挥。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与技巧技能的训练同等重要,我们应重视这些,使学生在演唱中轻松自如。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有先天的嗓音条件,音乐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以及音乐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的职责除了要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音色性质、特点、声部、毛病、基本发声状态以及克服毛病的方法,因材施教,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声乐素质,还要重视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的声音水平得到正常发挥。在任何场合都能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成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歌唱家。
【参考文献】
[1]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徐行效.声乐心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郭筠,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