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文韬 刘 申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特点,为社区医生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种思路。方法:采用多年收集的社区病例进行系统的颈椎病治疗,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研究对象中经颈椎病缓解症状治疗后52.17%的患者心电图趋于正常,短期内复发患者4例。结论:对来社区就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颈椎病的病因因素,积极缓解其颈椎病症状,有利于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 颈椎病 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72―01
  
  随着对颈椎病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观察,颈椎病可引起心律失常这一理论被广泛证实并得到肯定。但在临床上分析心律失常原因时,常忽略颈椎病引起心律失常这一重要原因而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属于心外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律的冲动起源异常,心率、节律及冲动的传导等任何一项的异常0]。而在临床中,也已注意到:成人颈椎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老年人群中则相当普遍。我们针对性收集在2002年11月到2007年4月在社区就诊的伴颈椎疾患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3例,就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在社区就诊的伴颈椎疾患的老年心律失常23例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平均为63.6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片确诊为颈椎病,经心电图诊断为心律失常,同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1.2方法。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准确记录心率、心律、脉搏、血压情况。常规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心得安、慢心律、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治疗,仅1人出现短期室性期前收缩缓解现象。后改用颈椎牵引、按摩、理疗加丹参、脑复康、维生素E等治疗14―21天,疗程结束后予以两次复查心电图,前后间隔1周。
  1.3数据处理。调查表及随访表用’Excel整理,统计分析用Epi6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所跟踪的伴颈椎病的老年心律失常23例患者均有颈、项、肩痛、麻木感症状,诱因调查结果显示:头颈摆动19例,扩胸运动3例,弯腰运动2例,其它运动4例。所有病例颈椎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其中椎间隙或椎间孔变窄16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征3例,颈椎项韧带钙化2例,颈小关节脱位1例,颈椎假性滑脱1例。心电图检查(存在几种心律失常并存的患者):阵发性心动过速7例,房性期前收缩7例,室性期前收缩6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心房纤颤2例,预激综合症1例。按颈椎病进行系统治疗前ST―T异常9例,无异常者14例。
  
  
  2.2颈椎病治疗后心电图情况。
  17例患者颈椎病症状缓解,其中12例病人心电图恢复正常,占到所有观察者的52.17%(占颈椎病症状缓解者的70.59%)。短期内复发患者4例(疗程结束后的第二次心电图检查)。
  
  3 讨论
  
  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复杂,由颈椎病所致的心律失常不是很常见,但是逐年有增多的趋势,可能与颈椎病的发病率增高有关。由颈椎病引发的胸部症状及心电图变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有学者称之为“颈心综合症”。
  颈椎病可引起心律失常,于1980年已由潘之清提出。马修云等报道2例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的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后经进一步追问病史及查体,发现了与颈椎病有关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经按颈椎病系统治疗后.心律恢复正常,最后诊断为颈椎病致窦性心动过缓。颈椎病所致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或室性早搏、房颤、房扑、房室传导障碍、束支传导阻滞等。这一临床观察结果已经动物实验证实。颈椎病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为支配心脏的心上、心中及心下神经分别由颈上、颈中及颈下三个颈交感神经节发出,当颈椎病时,由于神经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而改变了正常功能状态,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有人发现;上位颈椎(c1~c3)错位,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C4~C6错位易发生心动过缓;C7~T2错位发生房颤;T3~T5错位易发生室早、房早及房室传导阻滞。
  颈椎病与心律失常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因此,在社区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时,要深入分析心律失常原因,需要考虑颈椎病这一病因,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者,应详细追问是否有颈椎病病史,并对颈椎做有关检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2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