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卫海松 高海旺 王亮亮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10年5月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共8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为入选标准:①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颈动脉和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软斑块者;②管腔狭窄率<70%者;③超声检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坚持长期服药者;④经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脑梗死、出血或肿瘤。
排除标准:①有心瓣膜病变、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硬斑块者;③有症状且管腔狭窄率>70%者;④既往有脑出血史、有出血倾向者;⑤观察期间出现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或未坚持服药者。
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通心络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7~87岁;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有冠心病史35例,高血压病史31例,高血脂症史30例,糖尿病史11例;饮酒史10例,吸烟史15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7~89岁;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例;有冠心病史32例,高血压病史29例,高血脂症史27例,糖尿病史16例;饮酒史9例,吸烟史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粒/次口服,3次/日。疗程均为6个月。
对观察的病例建立随访联系,两组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颈动脉和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斑块大小,并检查血糖、血脂和血压,同时记录是否有不良事件。随访至1年,出现脑卒中者终止观察。
血管超声检查 使用通用公司生产的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的探头频率为7.5~12MHz的线形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头后仰并偏向检查侧的对侧,先将探头置于颈动脉起始处,逐渐向上移动,依次做纵切面和横切面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沿血管长轴测量管腔IMT(即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距离),在此处及前后1 cm处测3次厚度,计算平均厚度值。另外,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颈动脉斑块平均数(即各组所有斑块数目之和与患者人数之比)及斑块总积分(以改良的Crouse评分法计算: IMT>1.2 mm定为斑块形成,将各个孤立的斑块的最大厚度相加,得到的两侧颈动脉斑块积分即为其斑块总积分)。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及总积分的比较 通心络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在斑块数目减少及总积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发性血管内膜疾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尤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病变对生命影响为著。颈动脉硬化患者中85%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所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颈动脉IMT进行无创定量检测,便于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的及早发现,并可有效监测动脉硬化与斑块的加重及治疗后硬化与斑块消退的定量评估。
通心络胶囊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具有调脂、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中成药,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药物组成,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表明,通心络治疗组在斑块消退方面比对照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以上结果提示,通心络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通心络能上调颈动脉斑块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与视黄酸X受体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可能有加速胆固醇自细胞内流出的作用,因而减轻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进程。
毕轶等建构实验性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通心络对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发现通心络组VEGF信号强度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结果提示通心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粥样硬化斑块VEGF的表达,延缓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进程,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8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