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大出血产生原因,总结预防、监测及护理的对策。方法:对住院的124例产后大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大出血总数的62.9%,其他如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也占一定比例。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结论: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临床观察;预防措施;护理
【中图分类号】R5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77-01
产后出血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1]。产后大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2]。本文对住院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产后大出血产妇124例,其中在我院分娩102例,外院分娩以产后大出血转我院2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30.5岁;单胎妊娠108例,双胎妊娠16例;分娩方式:吸引产4例,臀牵引6例,顺产32例,剖宫产82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78例(62.9%),胎盘因素18例(14.5%),软产道损伤14例(11.3%),凝血功能障碍8例(6.5%),子宫破裂6例(4.8%);除1例死亡外,其它123例均治愈出院。
2 诊断和处理
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出血量≥800ml为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应及时处理:①嘱产妇平卧,吸氧、保暖、准备抢救物品,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③急诊血型采配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输血输液,维持足够的血循环量;④准确测量出血量,严密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注意观察出血的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凝块,并详细做好特别护理记录单。
3产后大出血的预防与监测
3.1 产前监测 产前检查时应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将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3]。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3.2 产时监测 ①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定期肛检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做好产后大出血准备;②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③第三产程:要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④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h,如2h内出血量超过200ml,要积极寻找原因,给以相应处理。
4产后大出血的护理
4.1一般护理 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
4.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给予心理支持,告诉产妇有关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增加康复的信心。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抚摸或帮其擦汗等,同时可传授产妇一些放松疗法,使其参与照料婴儿、与婴儿沟通,分散注意力。随时纠正她们对出血的错误认识,消除其顾虑和恐惧,提高患者的信心。
4.3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min,2次/d,定期消毒;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巾,保持会阴清洁,1‰新洁尔灭清洗会阴,2次/d,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5讨论
5.1出血原因 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多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滞产或因难产、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以及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双胎等使子宫膨胀过大,子宫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均可使子宫肌肉收缩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因多次人工流产、妊娠频繁致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部分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等因素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而发生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14例中,12例因来院较晚发生急产致宫颈裂伤,2例为巨大胎儿肩性难产致阴道重度裂伤。凝血功能障碍8例因止血困难,且出血量大导致患者休克。
5.2预防措施 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减少人工流产;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者应提前住院;第一产程防止产程过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保证产妇休息;第二产程严格无菌操作,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行会阴切开,胎肩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产后2h内,产妇仍然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总之,产后出血的原因复杂,产科人员要严密观察,提前预防。医护人员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产妇的卫生保健意识,特别是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4]。使用缩宫素时专人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岑沅萍,张会丽.产后大出血46例的抢救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22(8):1002-1003
[2] 吴扣英,朱银亭.产后出血原因的临床分析与对策[J]..河北医学,2007,10(13):1238
[3] 庞海燕,徐亚红,李秀梅,等.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与实践,2009,21(24):3159
[4] 程新芳.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4(31):193-194.转
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6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