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向泰勒博士学习“幸福的方法”[2]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芳尘

  1.目标与安宁
   研究清楚地显示出目标和成功的关联,目标和安宁的关系则不是那么地明显。普遍的说法与通俗的理论告诉我们,幸福是达成目标后的一种奖励。但在多年研究之后,这种说法已经大大地打了折扣:虽然在达成目标之后会有一定的满意度,而达不成时容易沮丧,但这些感觉其实都是很短暂的。
  心理学家Philip Brickman和同事们示范了,彩票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幸福感――如果他们在中奖前是不开心的,那他们就会回到不开心的状况。同样,因为车祸而残废的人,在短短一年内,就可以回到之前的快乐心态。
  心理学家Daniel Gilbert在此研究上也下了工夫,他发现了人类对于未来预知能力非常地弱。我们会去认为一栋新房子,一部好车,在工作上升职,或是加薪等就可以使我们幸福,事实上,这些事情所能带来的,只能短暂地影响我们整体的幸福感。负面经历在这里的影响也是一样的。感情生活失败的痛苦,失业,或是我们对政府的失望――而我们很快地,就会回到之前的心态。
  2.目标的正确角色
  RobertM•Pirsig在“禅与机车维修”中,说到了他和一群老和尚爬喜马拉雅山的事。虽然Pirsig是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和尚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
  Pirsig由于只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而导致被进度的困难所影响着,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他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老和尚们当然也想着目标,但爬到山顶并不是第一要务。他们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正确之后,就轻松愉快地享受着他们的路途,而不会被前头的山路所困扰。
  要有目标,是不是达成它则是其次。在“积极情感作用”中,心理学家David Watson强调了旅途的重要性:“当代研究中指出,追求目标,而不是达成目标,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作用的因素。”长期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长期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
  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我们必须改变我们一般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我们需要把它认可为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上的经历)。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会帮助我们去规划旅途上的每一步,而不像被认可为结局时,它所给我们的感受,只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的感觉。
  反思:什么样的目标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带给你幸福?你认为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在未来带给你幸福?
  3.自我和谐的目标
  自我和谐的目标,乃是发自于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目标必须是被选择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追求这些目标,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或是因为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并且带给我们快乐。
  研究也指出了,这些外来目标的意义,好比我们在社会上的声望,或是帐号数字,与我们内在目标的意义,好比个人成长,或是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财富上的目标通常不是出于自我和谐,而是来自于外来的因素。大部分追求财富的人,为的是拥有更多的钱去满足自己,或是他人。这些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充分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
  心理学家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完全不追求物质和名声上的东西――这样是很不符合现实的。他们也不是说物质上的东西不重要。有足够的钱去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其他基本需要当然重要――缺乏基本条件时自然会影响我们的安宁感。但是,在基本需要之外,如果是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话,财富和声望则不应该是被追求的中心点。
  反思:你的自我和谐目标是什么?对于这些目标的追求,你有没有碰到任何外来或是内在的障碍?
  4.想做的和必须做的
  自我和谐目标的前提就是,目标乃是由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所选择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自由国家的人们,活得要比在压迫下的人们幸福。但很多在民主制度下,却仍然感到自己被奴役了――不是任何政党,而是被外来的因素,比如说声望,欲望,责任,或是恐惧。他们感到生活里充满了必须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必须做的事,通常不是缺乏意义,就是没有快乐――甚至两者都无。想做的事,由于是来自于自我和谐的目标,通常可以带来意义+幸福。
  一个增强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和减少必须做的事。无论是从人生或是日常角度都应该这样。我应该因为我觉得医学有意义而学习它(内在因素)还是因为医生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外来因素)?我追求股市的成功,是因为它带给我成就感(内在因素)还是因为它可以赚大钱(外来因素)?
  以上的例子并不是独特的――我们所做的很多事,都包含着内在和外来两种因素。一个因为家庭原因而学法的人,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的快乐,相反地,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他就会觉得非常幸福。内在或外来的因素,通常会决定行为本身的性质。如果是内在的――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和谐――那便是想做的,如果主力来自于外在的话,就变成了必须做的了。
  同样的分析,也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里。我每天所做的事里,有哪些是我想做的,哪些是我必须做的?而有些必须做的事其实是无可避免的。我们的挑战,不是要完全删除必须做的,而是尽可能减少它们,然后以想要做的而代之。必须做和想要做的比例,可以决定我的幸福感。它们甚至可以决定我早上起床,和夜间入睡前的态度,是抱着期望起床,还是想今天得做什么?是感到充实和有成就感的入睡,还是感到“哦,今天终于结束了。”
  反思:想象一下一个平常的日子。你必须做的多呢还是想要做的多?整体来说,你会不会对新的一天,或是一星期抱着期望去迎接它?
  时间是一个有时限的游戏,一个有限额的资源。生命里连做我们想做的事都不够时间了,哪还有时间去做必须做的琐事呢?
  练习: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追求自我和谐目标的人,通常不但更成功,而且比别人来的更幸福。自问一下,哪些是自己在各个领域里真正想做的事――与其他人的关系或工作等等。
  
  四、幸福是公平的
  虽然每人的物质状况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争取至高财富的能力。除了那些极端贫穷和受到政治迫害的人之外,幸福和不幸福其实是很公平的。在“谁比较幸福?”文章中,著名心理学家David Myers和Ed Diener有关安宁的研究报告指出:“幸福和生活满意度,对于年轻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以及穷人和富人的获得比率是差不多的。”至高财富本身就是强大的均衡器。
  根据17世纪哲学家Adam Smith所说的,“对于人类幸福感来说,贫困的人的幸福感,比起富人的幸福感,并没有任何的劣势。”虽然Adam Smith是从一个有钱人的角度说话,但他说对了一点,就是穷人的痛苦,无论是在质量或是数量上,和富人的并没有差别。在基本条件达到后――食物、住所、普通教育――在情绪上来说,所有人其实是差不多的。
  富人的不幸福也很真实,自然,比起穷人的不幸福一点不差,所以其实是很公平的。所有的人,都会体验不安、恐惧、快乐和幸福。
  (未完待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3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