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淑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急性梗死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所以,对心肌梗死患者,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外,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以增加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1]。
  心理因素不仅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心理活动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它既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又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就是以护士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的忍受认识,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身心早日康复[2]。
  近几年来,笔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和个性不同的人,其心理状态也有所不同,因而心理护理的方式也就不同。根据临床观察,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1 紧张焦虑型
  患者表现为恐惧心理,特别害怕,思想高度紧张,有濒死感[3]。这一方面是由于疾病造成的痛苦或意识到自己处于病危状态。另一方面是环境的生疏,尤其是抢救室内有很多陌生的仪器,监护仪不断发出闪光和声响,特别是刚入院的患者,医生和护士埋头忙碌,测体温、脉搏、血压,描写心电图,抽血、输液等,再加上陪护的家属恐慌紧张,甚至伤心哭泣。这一切使患者晕头转向。这时若大家谁也不理睬患者,就会使患者的恐惧心理加剧。这种紧张可刺激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引起心动过速,以及心律、 血压的改变,甚至危及生命。这时需要护士用语言暗示等方法,把患者的情绪迅速安静下来。当然濒死感、恐惧感,也反应了病情的严重程度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护理人员,一方面要重视患者的主诉,采取必要的措施,另一方面要耐心讲明道理,疏导患者。不要用生硬的态度或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以训斥。否则会使患者心情不舒畅,造成不良心理,加重病情。
  典型病例:女,58岁,以下壁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家属在旁不住地哭泣,在患者面前询问医护人员,“他的病严重么?是否会死去”。患者在床上精神紧张,病情痛苦,医护人员问之不理,当我们发现后,立即把家属带到室外,向她解释如何配合我们进行精神治疗,解释患者精神刺激对病情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从而家属积极配合我们精心的护理,患者解除了心理上的紧张感,得知心肌梗死在当代医疗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并不是绝对致死的疾病。经过20多天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由病危转为一般患者,50 d后患者痊愈出院,重返工作岗位。精神因素能促进人体康复,也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所以,观察患者可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宜的方法做好心理及精神护理。
  2 松弛性
  有些患者对本身的疾病缺乏认识,表现为无所谓,不在乎的心理,甚至否认或缩小自己的病态感觉,尤其是初次得病、初期疼痛的患者,当治疗疼痛缓解后,就以为自己的病好了,因而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擅自过早下床做过多的活动。此类型多见于一些平素体健,而突然发病的患者。
  典型病例:男,48岁,患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病情较严重,患者性格开朗,既往体健,对这次生病缺乏知识,根据病情需要不准下床大小便,可他在床上不适应,医护人员不在时,他便下床在床边蹲着排便。结果发病后的第3周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虽然抢救脱险,但心功能极差。为此,我们向患者反复耐心地说明了卧床的重要性,让他能较好地配合治疗,病情才逐渐趋于平稳,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好转出院。半年后该患者再次住院,心前区疼痛难忍,入院后十多天来仍沉默寡言,情绪不好,经询问,才了解到他产生了恐惧心里,担心将来不够在岗位上但当重任?针对患者的这种心态,向他耐心地解释并开导,使他学会了适应新的环境和自身状态。并告诉他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后不等于失去了工作能力,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做适宜的工作。经过开导,使该患者的情绪又稳定了下来,积极配合治疗,最后好转出院。由此可见,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变化的。而每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其思想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如安慰、疏导、劝助、鼓励和宣传一些有关疾病知识等,使之能尽快消除那种不利于康复的心理因素。
  3 悲观绝望型
  患者表现情绪低落,双目呆滞,寡言、绝望,对外界一切事物冷漠。对这种类型患者,我们尽一切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他的生活饮食特别关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解释工作。通过护士良好的态度、热情地引导来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平稳型
  患者表现为比较合作,并能配合医务人员的安排,这类患者一般都比较随和不易急躁激动,能适合新的环境和条件。例如:我科曾有位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2~3周后病情明显好转,在恢复期间,我曾问患者,得病后思想如何?患者告诉我,他思想很平静,一点也不紧张,他说住进了医院就放心了。有医生护士在我还怕什么,对当代的医学水平来说,这种病并不是致死的病。所以有这种心理状态对治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实践证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起到重要作用,这点是不容忽视的[4]。因此,不仅吃药打针是治病,安慰、解释、鼓励也是治病。而且这种治疗的效果往往是药物所不能比拟的。总之,由于医学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教育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不能仅仅关注某种疾病的症状及其发病机制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在观察分析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的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就必须细心观察,耐心解释,深入分析,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心理护理的治疗和充实心理护理的内容,以便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以拉动全民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连和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临床医学,2009,(9):126.
  [2] 齐亚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医学信息(西安),2009,(9):1959.
  [3] 陈铁菲.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全科护理,2009,7(9):774-775.
  [4] 曾影红,张晓璇.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护理研究,2009,23(3A):609-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7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