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达标个体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常委简介:
朱大龙,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1998年曾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研修内分泌和糖尿病专业。目前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内分泌代谢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分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曾获第五届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杰出青年研究者奖,兼任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江苏医药等多种专业杂志编委。
近几年来大型临床试验如ACCORD、VADT、NICE-SUGAR STUDY后续研究都证实了在糖尿病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症在临床上很常见,病因复杂,由低血糖引起的自主神经表现则称之为神经症状,一般先于神经低糖症状出现。其中胆碱能症状包括饥饿感、出汗,感觉异常等;而肾上腺能症状包括焦虑、震颤、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悸等。临床上反复发作低血糖的患者可能并不出现低血糖的警示症状,即使血糖浓度降至极低水平时,也不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导致严重的神经低糖症状和昏迷。严重持久的低血糖发作可造成神经细胞死亡,导致永久性大脑功能损伤。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低血糖的表现和危害性、掌握对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以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和危害。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维持在4.4 mmol/L以上;特别对于高龄患者和儿童,血糖控制水平“宁高勿低”,以预防症状性低血糖症及无知觉低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切勿延误进餐,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卡片,记录疾病诊断、用药史、服药时间、禁食物质等信息,以利于患者发生低血糖导致神智模糊、昏迷时的抢救。建议患者随身携带糖果,当发生低血糖的神经症状时能自行服食以缓解症状。
2010年ADA强调血糖达标的个体化。
根据个体患者的病理生理缺陷及临床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定HbA1c的控制目标:
◆患者血糖控制收益
◆出现低血糖事件风险
◆低血糖事件引发的后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2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