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依据不同类型分为三组:脑梗死(CI)组(n=69例),脑出血(CH)组(n=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n=26)。观察比较发病后的不同时间段下三组的诱发电位异常情况;分析三组异常电位VEP-P100、BAEP-V、SEP-N20峰潜伏期与临床品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提示,发病后1d-5d,三组VEP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VEP的异常发生跟病变性质之间无显著关系;三组患者在发病后的1d-5d内,发生VEP异常、BAEP异常及SEP异常的比率要显著高于发病后6d-9d及10d-12d(P<0.05);CH组的VEP-P100峰潜伏期跟患者的C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后循环脑梗死及幕下脑出血患者的病灶大小跟BAEP-V峰潜伏期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所有患者的昏迷量表评分于BAEP-V峰潜伏期之间表现为负相关性(P<0.05);CH组和CI组的BAEP-V峰潜伏期跟CSS评分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CH组和CI组的SEP-N20峰潜伏期跟CSS评分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感觉诱发电位当中的异常表现能够客观体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严重情况;针对局灶性脑卒中患者,如脑梗死及脑出血等,诱发电位异常还能提示患者的局部病灶状况,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卒中患者,诱发电位异常能够评估患者意识障碍情况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诱发电位;脑卒中;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哥斯拉昏迷评分
体感诱发电位主要产生自机体的感觉皮质及感觉传导路。对机体的正中神经进行刺激,引发分布在皮质、丘脑及脑干各个位置的电位波段发生器发生反应,根据波段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机体的病变累及范围、部位、进展情况及严重程度[1]。近年来,开始在脑卒中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使用诱发电位进行监测患者的脑功能,但针对各波段变化跟患者临床指标及病性、病位及病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存在部分认识不足的现象[2]。我院此次分析不同种类脑卒中患者的诱发电位异常表现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依据不同类型分为三组:脑梗死(CI)组(n=69例),脑出血(CH)组(n=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n=26)。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年龄45-85岁;所有患者在病发后48h内行颅内CT确认并无异常。排除合并精神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使用格拉斯昏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卒中(C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3]。
(2)依据所有患者的颅内CT资料来计算(多田公式)患者的病灶体积大小[4]。
(3)所有患者均进行视觉(VEP)诱发电位、听觉(BAEP)诱发电位及正中神经体感(SEP)诱发电位检查[5]。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三组发病后的不同时间段下的诱发电位异常情况。
(2)观察分析三组异常电位VEP-P100、BAEP-V、SEP-N20峰潜伏期与临床品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行X2检验检测;()计量,行T检验检测, P<0.05时,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1)发病后的不同时间段下四组的诱发电位异常情况:
结果提示,发病后1d-5d,三组VEP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VEP的异常发生跟病变性质之间无显著关系;三组患者在发病后的1d-5d内,发生VEP异常、BAEP异常及SEP异常的比率要显著高于发病后6d-9d及10d-12d(P<0.05);具体见表1。
(2)结果提示,脑卒中患者的VEP异常通常表现为P100峰潜伏期的延长及波幅的下降。通过对三组患者VEP- P100峰潜伏期跟患者CSS评分、Barthel指数、昏迷量表评分及其病灶大小行相关性的分析可得,发现CH组的VEP- P100峰潜伏期跟患者的C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其他两组及各项临床指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
依据Cant的分级标准,将V波当作评估重症脑卒中患者BAEP异常的参考指标。CH组: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将BAEP-V峰潜伏期跟患者的病灶大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
CH组和CI组的BAEP-V峰潜伏期跟CSS评分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SAH组的BAEP-V峰潜伏期跟CSS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联系(P>0.05);三组患者的BAEP-V峰潜伏期跟Barthel指数之间没有相关性联系(P>0.05)。
依据Cant的分级标准,将N20的波动作为评估重症脑卒中患者SEP异常的参考指标。经相关性分析得知,三组患者的SEP-N20峰潜伏期跟昏迷量表评分之间呈现为负相关性(P<0.05)。CH组和CI组的SEP-N20峰潜伏期跟CSS评分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SAH组的SEP-N20峰潜伏期跟CSS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联系(P>0.05)。三组患者的SEP-N20峰潜伏期跟Barthel指数之间没有相关性联系(P>0.05)。
3 讨论
诱发电位属于一种反映机体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功能是否正常的检查方式,该种检查方式对机体没有伤害,属于无创性检查,且具有敏感性高、可重复性高及客观性高等优点[6]。
研究结果充分提示,动态监测脑卒中患者的VEP-P100及BAEP-V峰潜伏期的变化,对评估后循环病变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的感觉诱发电位当中的异常表现能够客观体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严重情况;针对局灶性脑卒中患者,如脑梗死及脑出血等,诱发电位异常还能提示患者的局部病灶状况,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卒中患者,诱发电位异常能够评估患者意识障碍情况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苏敏,韩立影,杨卫新,etal.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03):175-179.
[2]何颖,李晓裔,邵西仓,etal.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0):1176-1179.
[3]王培,王红星.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在脑卒中后功能评定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2):1404-1407.
[4]黄菲菲,冯珍.诱发电位在昏迷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04):482-486.
[5]安英珍,金春玉.体感诱发电位评价“脑卒中”针刺疗效的应用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16(01):210-212.
[6]于斌,王云珍,韩如泉.体感诱发电位联合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05):434-4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08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