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研究

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行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确定、弧形斑形态观察和计算、弧形斑类型检测,分析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结果 显示视力与黄斑病变成负相关(r=-0.597),视力水平越低,黄斑病变越严重;弧形斑面积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r=0.611);眼轴长度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r=0.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成明显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评估、分析、预防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高度近视;弧形斑;黄斑病变;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b)-0156-03
  高度近视为近视度数在400~600度以上,有眼轴延长、眼底的视网膜改变及脉络膜萎缩等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屈光不正,其发病机制与一般近视有明显差异,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学龄期出现近视,且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及视网膜等病变逐年加重,并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发生[1]。高度近视患病率为1%~2%,是世界第5位永久性致盲疾病,早期可因为近视眼的巩膜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巩膜后极硬度降低和巩膜胶原代谢发生障碍,随着疾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会出现致盲情况[2]。而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说,黄斑病变是引起致盲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黄斑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及预防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8~51岁,平均(39.84±3.22)岁;屈光度-6 D~ -26 D,平均-(14.35±2.46)D;眼轴20~45 mm,平均(28.46±2.44)mm;矫正视力0.02~1.0°,平均(0.45±0.08)°;病程8~35个月,平均(18.56±3.22)个月。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眼底照、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盘周围可见萎缩弧;②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的临床诊断标准;③均自愿加入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玻璃体混浊、严重白内障、角膜白斑等屈光间质混浊而影响观察患者;②有抵触情绪患者;③近视性牵引性黄斑病变、角膜屈光性手术患者;④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⑤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⑥可引起黄斑部病变的其他眼病患者。
  1.2方法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眼轴长度的确定:在对患者ICGA检查时,需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机(德国海德堡公司)进行检查,主要分析患者OCT图像、眼底血管造影、眼轴长度、矫正视力、屈光度、裸眼视力以及眼部病史等情况。同时还需严格记录黄斑出血、Fuchs斑、脉络膜新生血管、漆样裂纹改变等眼底病变情况[3]。
  弧形斑面积:用Topcon 3D邻域OCT采集眼底图像,并利用专业的软件图像,进行长度、面积测量:①需测量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近视弧面积A、视盘面积,并计算弧面积比[白色脉络膜萎缩弧/近视弧面积(近视弧面积A-视盘面积)]、盘弧面积比(视盘面积/近视弧面积A);②计算出盘弧水平直线比(视盘的宽度/近视弧最大宽度),测量视盘宽度、近视弧最大宽度(包含视盘的宽度),利用软件升级版(TOPOCON OCT 1000系统)分析9个区域,即3 mm~6 mm环、1 mm~3 mm环、1 mm中间环的上、下、鼻、颞侧9个区域,在检测时,扫描长度需控制在6.0 mm×6.0 mm间。与此同时,对每个区域的中心视网膜厚度值、体积平均值、视网膜厚度以及6 mm环内视网膜体积总值[4]。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与黄斑病变的关系
  视力与黄斑病变成负相关性,视力水平越低,黄斑病变越严重(表1)。
  2.2黄斑病变与弧形斑面积的关系
  弧形斑面积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表2)。
  2.3黄斑病变与眼轴的关系
  眼轴长度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高度近视又称之为变性近视、进行性近视、病理性近视,早期可因为近视度数加深,眼轴可呈进行性延长状态,且可发生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病变,引起球后段扩张,严重时,可影响视力情况[5]。根据眼底造影结果,发现其可分为6类,即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高度近视性Fuchs斑、漆裂纹性黄斑出血、新生血管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6],其中最为常见、典型的病变为漆裂纹性黄斑病变,且大部分发生于后极部[7]。随着疾病的深入研究,还发现随着疾病的恶化,漆裂纹或附近可出现新生血管,若干预不及时,可加重视力的损害,引起Fuchs斑,严重时,可出现视网膜萎缩、脉络膜,引起视力不可逆损伤[8-9]。目前常用药物、激光、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其能防止、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近视的发展,阻止眼轴的延长,同时激光治疗能对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针对性治疗,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萎缩斑、新生血管、出血患者,还需用综合性治疗[10-12]。   本研究从3方面进行分析,包括高度近视患者的矫正视力水平、眼轴长度、弧形斑面积与黄斑病变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视力与黄斑病变成负相关性(r=-0.597),视力水平越低,黄斑病变越严重[13]。弧形斑面积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r=0.611)。眼轴长度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两者成正相关(r=0.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视力降低时,则意味着黄斑病变程度逐渐加重,随着视力度数的增加,容易引起黄斑部出现漆裂纹、毛细血管拱环缺损、Fuchs斑、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14-15]。
  而弧形斑面积越大,其黄斑病变越严重。刘维锋等[16]研究分析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近视弧情况与眼底病变的关系,其将单纯漆纹样裂纹改变的患者、近视眼底病变患者、无眼底病变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三组患者的近弧类型、近弧面积、黄斑视网膜厚度等,其结果认为,近视患者的眼底病变会影响患者的视力水平,当近弧形面积达到5.85 mm2以上,会出现脉络膜萎缩,黄斑严重,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眼轴长度的延长,其近视度数加重,患者容易出现色素上皮的萎缩,黄斑部容易出现毛细血管的破坏严重,甚至出现黄斑出血等情况,形成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晚期表现。有大量研究认为,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眼轴检测结果,当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在27 mm以下即介入医源性干预,预防黄斑病变,进而保护视力水平。
  综上所述,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水平、弧形斑面积及眼轴长度与黄斑病变成明显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评估、分析、预防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重要指标。为了尽早预防病变恶化,还需加强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阳雪,高婷婷,龙琴,等.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影像特征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6):481-483.
  [2]吴彩云,张文芳,陶明,等.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OCT和FFA形态学分类的对比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12(3):441-446.
  [3]郭寅,唐萍,吴敏,等.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及其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32(6):628-632.
  [4]刘文波,喻巍,徐瑶,等.探讨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2-23.
  [5]杨梁燕,袁建树,王育文,等.预留中度近视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退行性病变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2):214-215.
  [6]孙广丹,张宇,赵丹,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 35(22):82-85.
  [7]赵晓红.高度近视光学相干断层扫瞄中眼底表现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58-59.
  [8]庞雪娜,杨鸽,万文萃,等.高度近视眼底及后极部的影像学评估[J].眼科新进展,2016,36(5):461-465.
  [9]魏菁,王晶晶,張明华,等.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同步造影中眼底血管充盈状态的探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4):275-278.
  [10]王金生.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4):65.
  [11]毕晓达,关娟,王建新,等.相干光断层扫描联合间接检眼镜在高度近视眼底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1):67-69.
  [12]张智伟.探讨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及措施[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44.
  [13]公丕媛,赵鑫.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68-69.
  [14]陈丽娟,郝晨宇,陈君宇,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眼底造影对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的诊断价值[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40-1942.
  [15]刘莉莉,刘维锋.中青年高度近视患者三年眼底形态特征变化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5):825-828.
  [16]刘维锋,石安娜,曾瑛,等.高度近视眼弧形斑形态与眼底病变关系的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1,31(9):842-845.
  (收稿日期:2018-07-30  本文编辑:崔建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54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