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未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0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诊疗护理72h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未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哮喘;护理
  【中图分类号】R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本病好发于春秋两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憋喘、胸闷、咳嗽咯痰等症状,该病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1]。近些年部分研究学者提出科学护理可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30例未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与30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情况,从而论证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是否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比例为1:1,年龄在25岁至72岁,中位年龄为(43.22±1.22)岁,支气管哮喘病史在2年至5年,平均病程在(3.14±0.12)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比例为8:7,年龄在21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43.21±1.24)岁,支气管哮喘病史在2年至6年,平均病程在(3.11±0.11)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方面资料数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参考2008年中华医学肺病科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相关内容,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主诉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医护人员向患者、患者家属阐述本次研究目的、内容,在征得患者以及医院伦理会同意后实施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肺系疾病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入院前服用相关治疗性药物或未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患者。(3)排除临床诊疗资料不全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循医嘱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密切监测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各项生命指征以及病情改善情况。
  1.3.2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临床路径干预:(1)入院当天: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皮肤以及患者肺功能,循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节室内温度,保证室内温度恒定28摄氏度,湿度在50%左右。除此之外,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嘱患者多喝水,禁止食用虾、蟹等海产品。(2)患者入院第2天至第3天: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向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并列举病情控制良好案例,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体位护理,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尽量嘱患者取半坐位或侧卧位,从而缓解患者心脏负荷,促进呼吸道内异物排出,并根据患者治疗时缺氧情况,调整氧流量,避免患者发生氧中毒。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單位时间内预后情况,显效:患者治疗72h后呼吸系统不适症状消失,肺功能相关数值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治疗72h后呼吸系统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肺功能相关数值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治疗72h后呼吸系统不适症状以及肺宫内相关数值未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数数据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单位时间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的个体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气喘等症状,体格检查时患者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时行有效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药物从而缓解患者呼吸道症状,但是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躯体不适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影响患者交感神经灵敏度,从而促使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继而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按照患者入院后个体需要,科学性,有序性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在入院较短的时间内即获得高效护理[4]。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诊疗护理干预单位时间内疾病控制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曾涛,江丽洪,陈开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16):2519-2520.
  蔡欢.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1(14):34-35,36.
  韩汝波.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110-111.
  廖国霞.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36-2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