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细节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细节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进行细节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率和护理效果即心律失常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细节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细节性护理;效果探究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170-01
前言: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于临床急症,是心内科常见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冠心病,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1]。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发生管腔急性闭塞,造成冠脉血流出现中断或者减少,进一步造成心肌严重缺血,从而导致心肌坏死。主要特征: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心电图呈现出特征性动态性改变,患者有持续性剧烈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研究[2]表明,危险因素与患者的饮食、年龄、生活方式、疾病控制情况及社会因素均有关系。对患者予以正确积极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笔者选择细节性护理模式给予以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性护理。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58±63)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72±7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在心电监护下予以溶栓疗法,取100ml 09%氯化钠溶液,加入尿激酶100~150万U,给予静脉滴注,30min内滴注完成,若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需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措施。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准时查房、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能够及时做出处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细节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状况,以患者自身特点为依据,明确护理干预目标,从而针对性制定出細节化护理模式方案。护理具体内容由责任护士操作,包括:(1)心理干预:①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时,话语亲切,每日要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知识;②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或者家属提出的问题,密切关注患者心态并能够及时帮助其调整,帮助患者树立起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安抚患者紧张情绪;③向患者或者家属阐明适量运动及保持心情愉悦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更正不良心理习惯,纠正不正确行为习惯,并能够及时发现情况,一旦发现患者情绪波动,要予以健康向上的开导,针对性给予患者关爱,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耐心解释不良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帮助患者树立信心。(2)休息干预:①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提醒患者卧床休息,从而确保患者呼吸稳定,尽量减轻对心脏的负荷;②在急性期,护理人员要积极协助患者处理日常生活,包括患者洗脸、刷牙、翻身及大小便等。(3)饮食干预:①正确指导患者摄入低盐、低纤维、低蛋白、低脂肪食物,避免患者因出现消化不良等障碍而出现便秘;②饮食要注意选择少食多餐方式,尽量避免因出现过饱而诱发心力衰竭或者心律失常等;③在急性期,控制患者饮食,可针对患者情况予以营养液静脉滴注,从而防止腹胀或者便秘的发生。(4)药物干预:①患者出现持续性疼痛时,护理人员要给予及时密切的关注,针对性予以镇痛药物治疗,保持患者病室内空气流通且新鲜,缓解患者的疼痛感;②对急性期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尽量减少缺氧情况的发生,防止缺氧诱发心肌梗死或者再扩大梗死面积;③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病史,避免不同药物的同时服用而引发不良反应。(5)健康教育干预:①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从而来调节自身血管的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②指导患者在每日早、晚开展呼吸运动,保持呼吸的匀、细、深,从而提高患者血氧含量,进一步增加其肺活量,10min/次;③指导患者保持有序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坚持,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④指导患者运动,尽量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激烈运动,保持平稳的呼吸,从而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1,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增长,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升高,患者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狭窄基础上,其致病因素包括心排血量骤降、粥样硬化斑块内或板块下出血、心肌需氧量增加等。 患者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临床检查通过心电图、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等检测[3]。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及时有效治疗护理,能缩小梗死面积,保护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细节性护理改变以往根据自己临床经验进行护理的传统模式, 在建立科学探讨、研究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有序化的细节化护理措施。 同时通过文献检索,加深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细节性护理模式能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3: 1938-1939.
[2]黄小妍,林楚漫,林茂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8,17: 1617.
[3]张蓉,吴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27: 807-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58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