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我国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我国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发现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时空封闭、参与组织部门单一的现象,由此衍生出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多部门合作经验的总结,建议拓展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空区域,引入多种供给机制,促使课外体育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进一步整合多方体育资源,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参与水平。
  关  键  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课外体育活动合作开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9)04-0106-04
  Abstract: By collating the tracks of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China,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raditional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had such signs as closed time-space and undiversified participation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and the so derived problem of resource relative shortage had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ir benign development. By summarizing multiple department cooperation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s proposed to expand the time-space areas of traditional extracurricular sports, introduce multiple supply mechanisms, promot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o go from closed to open, and from undiversified to diversified, further integrate multiple sports resources,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sports participation performance of teenage students.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physical exercise;student physical health;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ode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不论是运动能力的提高、健康行为的养成还是体育品德的建立,都需要一定强度、一定时间运动量的刺激来完成,仅仅靠“体育课”是难以实现的,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立德树人、健身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政策层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实践层面,从2012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探索政府购买课外体育服务的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我国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反思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对推进学校體育改革,更好地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对我国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分析
  一般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身心需要为目的的体育锻炼活动[1]。基于校内有限的体育资源,我国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在实际开展中陷入了时空封闭、内容僵化、组织部门单一的困境,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1.1  活动时空封闭
  传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在校内利用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组织开展活动,时空的封闭性问题比较突出。
  学生的在校时间,从课表来看已经进行了充分高效的利用。除了课间休息时间,想要挤出更多完整的时段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可谓异常困难。而在课前、课间这两个时间段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比如运动量过大,会影响到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运动量过小难以充分发挥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因此,尽管国家为保障课外体育活动,围绕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制定颁布了很多政策,如: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82年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90年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5年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5年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认真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但落实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全国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有24%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2]。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调查”显示:放学后,有70%以上的学生不去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有93%以上的家长反对中小学生放学后离家与同学玩耍,有89%以上的家庭运动器械闲置不用[3]。另据《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5)》显示:“00后”学生学习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占比高达66.3%,休息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占比为46.3%[4]。   而在中小学运动场地设施方面,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分别为75.00%、85.36%、89.28%,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5]。将全体学生的体育课程分年级、班级合理安排,尚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当全校学生在同一时间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运动场地面积就显得捉襟见肘。没有时空的保障,任何活动都无法组织开展起来。
  1.2  内容形式僵化
  1979年5月在扬州会议上提出了“抓好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并指出“每周最少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而后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又重申学生每周参加两课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把每天锻炼1小时确定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将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本意是为了在制度层面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但列入课表又意味着它要成为一门课程,内容与形式更具组织性、计划性和教育性:内容上以练习体育课程内容和达标测试项目为主;形式上基本以行政班级为主要组织形式。这反而将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为“体育课的继续与延伸”,导致了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的僵化,弱化了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999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在中小学中大力推广大课间活动,试图通过大课间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但是学校有限的体育场地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较难满足全校学生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很多学校不得已只能请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安排,再组织学生进行排练。为了保持新鲜感,每隔一定时间还需要更新内容。这使得大课间的体育内容常常演变成学生体育课中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在大课间时也只是在指定区域进行特定活动[6]。为了减少过多的内容和过于复杂的组织,不少学校最后也多以田径场学生集体“跑圈”、集体做操为主。
  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体育教学内容或多种体操为主要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只能是在时间上满足学生的体育参与需求,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养成、体质的改善以及一两项体育技能的掌握则是难以实现。
  1.3  组织部门单一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主要涉及两个部门——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教育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全国性主管机构,在落实中央7号文件工作中起着全局把握和局部协调的关键作用[7]。体育部门虽然提出过要注重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竞技战略的协调发展,但其工作重心仍旧是发展高水平竞技运动。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为给青少年提供日常校内、校外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和指导服务,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但是在创建初期由于与各类学校的合作机制不顺,到2004年时已从最初的2 133家减少到1 000多家。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不得不再次转变方向,批准了150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提出主动承接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服务的理念,希望通过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产品获取自身发展。
  存在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之间的传统行政隔阂是导致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工作中出现各自为营、互相限制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课余体育竞赛作为课外体育的三大内容之一,在这两大管理部门所组织的青少年运动竞赛体系中割裂现象尤为突出。比如体育部门多数情况下不认可运动员在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中取得的等级资格,而教育部门也曾限制学生报名参加体育部门主办的比赛[8]。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所调查的31个省份中,仅有7个省份的青少年年度运动竞赛计划是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制定的,其他24个省份则是两个部门各自制定;在31个省份中有6个省份在运动员等级评定中不认可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9]。以2013—2014学年数据统计为例,当年全国中学生共有7 000万人,而参与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的人数总计仅为4 948人[10]。竞技运动专业化体制脱离各级普通中小学,形成了基层运动竞赛活动极度萎缩与长期匮乏的局面;同时还垄断大量优秀的体育资源,使得普通青少年学生体育资源相对短缺,课外体育活动僵化无力。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在从活动时空上看,基本是在利用校内资源,利用在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而学生在校外、假期的体育参与基本是空白。这种活动时空封闭、组织部门单一造成的资源相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2  国内外多部门合作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经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体自主性意识越来越强烈,伴随而来的则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高质量的体育需要与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这一难题带有跨界性、复合型特点,单纯依靠教育部门的力量已难以奏效,亟需联合多部门进行协同治理。
  2.1  国外多部门合作的经验
  如在英国,在教育部门、學校与俱乐部之间有个第三方组织——青少年体育信任机构(YST)为其搭建平台。这一组织既参与制定学校体育活动的供给政策,又参与测评青少年体质健康以及开发新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英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推动者[11]。澳大利亚“课后活跃社区计划”和“青苗体育计划”是体育委员会领导,政府、非政府组织参与推动的重点项目。澳大利亚还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体育休闲资源与第三方机构,通过采用游说、奖励、标准制定、供给与监测5个环节促成了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发展。以2010—2011年统计数据为例,在昆士兰州的所有学校中(特殊教育学校除外),学校体育外包达到80%左右[11]。
  日本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方式组织开展,包括必选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可根据自身体育兴趣自由选择的体育俱乐部大多是日本体育协会下属的初高中体育联盟,涵盖了20多个体育单项联盟,几乎覆盖了日本所有的初高中学。据2012年调查统计显示,加入日本初中体育联盟总人数超过了初中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12]。这种形式的优点就是学生可以从初中到高中都从属于同一个俱乐部,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获得较为深入的学习,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实现。   从国外已有的经验看,多部门机构共同参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机制已经较为成熟,既有第三方机构搭建平台,也有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协会与学校直接合作的模式。多方介入,确实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育参与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
  2.2  国内政府部门购买课外体育活动的探索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多种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高参小形式、体育俱乐部形式、社區教育形式和政社合作形式等4种。政府通过提供一定经济补贴的方式,鼓励体育院校教师参与对点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培训、体育课程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创新;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结合自身项目优势,走进社区,为中小学生提供校外、假期的体育活动,如北京永乐汇足球俱乐部在2015年举办的“公益足球进社区——关注孩子暑期生活项目”[13],达到了俱乐部与学校、学生的共赢;各区(县)政府委托所在区青少年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系统构建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中小学生课后教育课程体系。学生可在每天下午放学后,根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免费参加课外活动[14]。
  2009年武汉市体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尝试以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向辖区内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暑期游泳服务。在暑期以半个月为一个周期的时间段内,学生根据自愿、就近原则,在家长的陪同下定时到定点游泳场馆凭有效学生证件入场免费游泳。截至到2012年累计参与游泳活动的中小学生达到76.8万人次,年均投入资金200余万元[15]。广州市游泳协会、体育局在游泳场馆设业余兴趣班为中小学生提供游泳服务,参与其中的游泳场馆也由最初的公立、非营利性游泳场馆扩充至营利性游泳场馆。
  澳门地区部分学校选择在下午3点集中学生,分别到5~6个校外基地训练,有去游乐场的,有去体操馆的,充分与校外基地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课外体育锻炼机会。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为课外体育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转变打开了局面。在课外体育服务中引入新的供给主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机制,不仅能有效整合各方体育资源,还能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内外体育活动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满足学生多样、高质的体育需求,但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第一,供给主体略显薄弱。已有实践中供给主体主要是共青团、社区妇联以及社会体育俱乐部,而拥有更多优质体育资源的体育单项协会尚未全面进入。第二,购买方式上主要是政府及学校进行集体购买,这样的购买方式有可能会限制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的余地。第三,学生免费参与的政府购买在实践初期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引起多方关注。但是构成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体育锻炼,业余训练还有体育竞赛,其组织开展的方式、原则、目的并不相同,不宜一概而论。不同学段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也存在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因此集中购买、免费参与不应该是唯一方式,可以考虑尝试开发多种供给机制,使政府或学校更好发挥搭建平台、监督评价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我国传统课外体育的梳理,发现存在时空较为封闭,组织部门较为单一等问题。这样的传统模式表现出的体育资源相对短缺、内容形式僵化难以满足学生对高质量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建议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将时空拓展至校外、假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方位围绕青少年的课外体育活动。
  (2)传统的行政壁垒,削弱了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由此导致体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努力在观念及制度上消除隔阂、打破闭塞,构建多部门联合破解学校体育发展难题的制度,以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服务供给与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3)从已有的国内外课外体育活动外包、购买经验来看,引入多种市场机制,鼓励并倡导各政府、社会、市场等部门和体育组织合理高效地利用各方体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赵霞. 论我国青少年体质变化趋势与学校体育改革[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2.
  [3]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16)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5—2015)[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5] 季浏,马德浩.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9,39(3):3-12.
  [6] 刘春燕,李青,谭华. 热现象中的冷思考——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再认识[J]. 体育学刊,2014,21(1):16-18.
  [7] 杨贵仁. 中央7号文件实施5周年的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3):196-199.
  [8] 马德浩.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萎缩的原因探析与应对策略[J]. 体育与科学,2016,37(5):98-104.
  [9] 郭建军,杨桦.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0] 魏磊.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体育科研,2014,35(6):78-81.
  [11] 李峰,刘璐. 发达国家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2):157-164.
  [12] 郭伟,滝瀬定文. 日本中小学体育俱乐部发展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1):111-115.
  [13] 叶松东,杜高山. 北京市体育社团承接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J]. 体育学刊,2017,24(5):67-71.
  [14] 夏贵霞. 政府购买青少年课外体育服务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导向——以北京实践为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26-32.
  [15] 李震,陈元欣,刘倩.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研究——以武汉市政府购买游泳服务为个案[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7):36-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82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