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 采用整群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无痛握力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3个月后,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无痛握力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3个月和1年后无痛握力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予以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减轻患者治疗后疼痛感, 提高无痛握力, 加快患者机体恢复,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综合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34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 主要指的是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处出现牵拉或慢性劳损等症状, 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发病率[1]。目前临床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较多, 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等, 但若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单纯治疗, 取得的疗效不佳。本文研究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本院治疗的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 女29例;年龄42~80岁, 平均年龄(63.5±7.5)岁;病程3~35周, 平均病程(10.5±8.2)周;发病部位:左侧32例, 右侧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43~81岁, 平均年龄(64.4±7.2)岁;病程4~36周, 平均病程(11.4±8.3)周;发病部位:左侧31例, 右侧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2]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表述:①肘外侧疼痛, 无法用力拧毛巾, 提物时有突然“失力”情况出现, 有局限性压痛点于肱骨外上髁部, 局部无红肿情况出现, 向桡侧伸肌腱总腱方向扩散压痛, 患者肘关节在晨起时出现僵硬感, 多数患者处于前臂旋后位和屈肘。②经X线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③Mills试验显示呈阳性, 即指屈曲和肘腕、肱骨外上髁部在前臂被动旋前并逐渐伸直时有疼痛情况出现。
  1. 3 纳入及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表述的相关内容相符;②患者年龄均≥42岁;③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晓同意, 并已签字。剔除标准:①伴神经根型颈椎病史、类风湿关节炎病史者;②伴周围神经卡压病症史者, 如桡管综合征等;③伴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史者, 如卒中或脑外伤等;④对本次研究开展不配合者。
  1. 4 方法
  1. 4. 1 對照组 患者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762)穴位注射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1640)治疗。行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时, 取5 ml一次性注射器, 向注射器内加入1 ml曲安奈德注射液与1 ml 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5387), 在肘关节痛点处用碘伏消毒选好的穴位, 随后将注射器快速刺入, 采用提插手法, 待局部出现酸胀感且回抽无血时, 向穴位内缓慢注入药物。待注射完毕后叮嘱患者2~3 d内禁止劳动过量。每次治疗间隔10 d, 持续治疗2次。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2次/d, 1片/次, 25 mg/片。待患者疼痛感缓解后服药1次/d, 1个疗程为5 d。根据病情可休息3 d后再让患者服用1个疗程。
  1. 4. 2 观察组 患者给予综合治疗, 具体方法为:①疼痛服贴仪:取2个疼痛贴, 且需带有金属芯片, 分别在手三里、阿是穴固定, 经与创伤疼痛快速愈合敷贴仪相连接, 两路输出同步, 予以20 min电刺激, 待结束治疗后, 无需取出疼痛贴, 继续对穴位贴敷1 h, 贴敷治疗2次/d, 1个疗程时间为3周, 待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 然后再开展下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②康复锻炼:治疗后将患肢颈腕带维持于肘100°固定, 期间开展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与抓握拳, 练习
  6次/d, 练习30下/次;行锻炼时活动频率不宜过快, 肘关节屈伸和抓握拳要充分。待患者疼痛消失后开展恢复性治疗练习, 使腕伸肌的柔韧性、耐力和肌力得以恢复。要求循序渐进、缓慢与柔和。练习项目包括旋后和握力、旋前和伸肌牵拉、中立位伸腕和屈腕及伸腕等。动作包括六节, 即松臂转腰和四面推掌、马步冲拳和伸臂转腕、拉弓射箭和前后展臂等, 连续坚持练习6周。③百全毫米波治疗仪(KFA-100A型)治疗:在肱骨外上髁附近疼痛最重的痛点置入百全毫米波辐射器, 2次/d, 治疗时间为40 min/d, 1周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2个疗程。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无痛握力。依照Verhaar网球肘疗效标准[3]对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定, 显效:握力未降低, 患处疼痛感基本消失, 对腕关节实施背伸锻炼时未出现任何疼痛感;有效:用力活动后患处偶有疼痛感, 握力有所下降, 开展腕关节伸背锻炼时未有疼痛感;稳定:用力活动后出现显著疼痛感, 患处部位疼痛情况频繁发作, 握力下降显著, 开展腕关节背伸锻炼时会有疼痛感;无效:患处伴有疼痛感, 且疼痛情况严重, 握力下降显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VAS[4]对治疗前、治疗6周及3个月后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判定, 评分0~10分, 0分无痛, 10分剧烈疼痛, 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严重。采用手部握力计测试无痛握力情况, 记录治疗前、治疗6周、3个月及1年后测试结果, 测量3次取均值。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3个月后,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痛握力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无痛握力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3个月和1年后无痛握力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慢性受损性炎症, 由于前臂长期且反复旋转活动, 主动收缩伸肌或被动牵拉伸肌, 能一定程度扩大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张力, 如果这种动作长期反复进行, 则容易引发局部慢性受损情况发生。对此, 为改善患者机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及早开展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康复锻炼、疼痛贴敷和微波疗法等是目前临床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手段, 其中疼痛贴敷的应用能促进受损神经肌肉修复, 同时还具有止痛效果, 因能将患者血液循环改善, 有效解除神经纤维和组织间水肿情况, 使患者炎症反应减轻, 止痛疗效显著。而且, 因电刺激作用, 能被动收缩患者肌肉, 兴奋机体组织, 对四周神经受损导致的神经麻痹进行有效治疗[5]。康复锻炼开展能有效降低患者局部疼痛程度, 开展渐进功能性训练, 使患者耐力与肌肉力量得到加强, 使关节活动度与软组织柔软度得以维持[6]。毫米波医疗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 因具有操作安全、治疗范围广和疗效显著等优势, 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中。临床研究表明, 毫米微波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对外科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和关节炎等, 疗效显著, 然而在治疗骨科疾病, 相关报道研究较少。有学者指出[7], 对软组织受损48例患者予以毫米波技术治疗, 能有效减轻患者受损部疼痛感, 治疗有效率能达到100%。此外, 在治疗急性创伤和急性炎症方面, 毫米波的非热效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特别是在24 h内禁止热疗的疾病, 如急性创伤等, 包括割伤、烫伤、烧伤和扭伤等。毫米波不受时间影响, 能够随时进行治疗。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和促进切口愈合、急性泌尿系感染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等方面的治疗, 毫米波的应用均能取得较好效果[8-10]。人工毫米波辐射治疗为模拟细胞本征辐射, 能夠对机体进行有效调节, 使其恢复正常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
  3个月后,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无痛握力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3个月和1年后无痛握力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予以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减轻患者治疗后疼痛感, 提高无痛握力, 加快患者机体恢复,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兰世才. 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98):37.
  [2] 郭明菲, 周友龙, 党琦, 等. 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5):105-106.
  [3] 朱雪峰. 气压弹道式冲击波与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31):105-108.
  [4] 刘亚丽, 王颖颖, 丁薇, 等. 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7):667-668.
  [5] 刘源吉. 电针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 光明中医, 2017, 32(9):1313-1315.
  [6] 谢文钦, 周建英, 王一雄, 等. 体外冲击波与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14(1):57-59.
  [7] 梁丽华, 刘启欧. 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1):19-20.
  [8] 马的峰. 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48例. 中医外治杂志, 2010, 19(1):6-7.
  [9] 代勇. 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5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 26(5):318-319.
  [10] 杜海.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3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11):35-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38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