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纳入2018年1—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糖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能够起到平稳降糖、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还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剂量胰岛素;滴注
  [中图分类号] R7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a)-0184-02
   小儿糖尿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反应、环境因素、家族遗传史所致,会导致患儿出现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情况的发生,以多饮、多餐、多尿、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小儿糖尿病常合并酮症酸中毒,后期还会出现血管病变,累及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及时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十分重要[1-2]。临床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药物为主,控制血糖水平是提升疗效的关键,通过注射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临床上对胰岛素注射剂量无统一的定论,该文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对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的疗效进行分析,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接收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脱水等癥状存在;②所有患儿监护人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的患儿;②存在其他糖尿病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儿;③对该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儿。
   对照组36例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1~11岁,年龄平均值(5.14±1.26)岁。病程范围:2个月~3年,病程均值为(1.11±0.27)年。Ⅰ型糖尿病30例,2型糖尿病6例。酮症酸中毒诱因:感染21例,多食10例,停止糖尿病治疗5例。
   观察组36例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1~12岁,年龄平均值(5.20±1.34)岁。病程范围:3个月~4年,病程均值为(1.30±0.32)年。Ⅰ型糖尿病28例,2型糖尿病8例。酮症酸中毒诱因:感染23例,多食9例,停止糖尿病治疗4例。
   两组之间对比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以两组患儿扩容、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同时加强24 h心电图动态监测。
   对照组: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每小时静脉滴注胰岛素0.11~0.2 U/kg。
   观察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每小时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0.05 U/kg,检测2次尿酮水平,结果均为阴性,则持续滴注含糖液体,输液期间对患儿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在患儿病情稳定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下降速度、血糖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
   (2)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24 h内,临床症状消失,尿酮体检测结果呈阴性;②有效;治疗48 h内,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尿酮体检测结果呈阴性;③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临床总有效率=(36例-无效例数)/36例×100.00%。
   (3)计算两组患儿的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P<0.05),血糖下降速度比对照组更慢(P<0.05),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数据相差较大(P<0.05)。见表2。
  2.3  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中出现1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78%;对照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25.00%(9/36),数据对比明显是观察组更低(χ2=5.063,P<0.05)。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主,致病主要原因为遗传,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及破坏胰岛细胞,导致机体内胰岛素分泌和合成减少,促使血糖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引起小儿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近年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随着小儿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而升高。    在临床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补液、扩容十分重要,能够避免重要脏器持續受到损害,经常规治疗改善组织灌注后才予以胰岛素治疗能够促使疗效得到充分的发挥。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其能够竞争性阻滞胰岛β细胞,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合成糖原、蛋白质和脂肪。以往临床中常采用常规剂量胰岛素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但大部分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合理用药或停止治疗,因此会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控制。
   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具有操作简捷的特点,且能够根据患儿尿酮体、尿酮的变化适时调整胰岛素用法和用量,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能够减少低血钾、低血糖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一般情况下能够在4~6 h后明显降低血糖水平,并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3-5]。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酮体转阴时间更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表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促进酮体转阴,改善临床症状,通过缩短治疗时间来促进患儿早日出院;观察组患儿的血糖下降速度更慢,血糖水平更低,提示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能够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平稳降糖,可减少血糖水平波动过大情况的发生,更有助于临床控制血糖水平,而常规剂量胰岛素使用后血糖下降速度更快,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增加低血糖、低血钾发生风险;观察组患儿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表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比常规剂量胰岛素更具安全性。相关学者在其文章中写道,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该次研究数据相差不大,提示该治疗方式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应用于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降糖效果平稳、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有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燕锦.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对比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6):3310-3311.
  [2]  武卫东.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行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5):70-71.
  [3]  王一川,刘晓静.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94-95.
  [4]  哈斯图雅.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43):118-119.
  [5]  黄向阳,张琼惠.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167-168.
  (收稿日期:2019-1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51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