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30例1型糖尿病患儿,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 研究组患儿采用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的FBG、2 h BG、HbA1c、TG水平分别为(6.27±0.81)mmol/L、(8.11±1.52)mmol/L、(7.12±1.28)%、(1.26±0.46)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8.92±0.85)mmol/L、(9.89±1.85)mmol/L、(8.79±1.13)%、(2.08±0.64)mmol/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低血糖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儿采用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儿血糖指标, 同时还可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小儿1型糖尿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75
  1型糖尿病在患儿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胰岛素属于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可以有效对患儿的血糖水平进行改善, 但是对于患儿来说, 该药物治疗效果会被小儿的生理、病理情况所影响, 很容易出现不良事件。近些年, 临床研究不断针对各类胰岛素展开研究, 对胰岛素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理念进行优化[1], 采取更合适、更贴近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最大程度优化人体血糖水平。患儿的多数功能未发育完全, 对其血糖进行控制更加困难, 且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还很容易出现不适的情况, 用药过程中需要对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视, 因此更应重视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应用。本研究针对本院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 分析其应用情况,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30例1型糖尿病患儿, 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5例。对照组男9例, 女6例;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6.2±3.1)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2±1.1)年。研究组男8例, 女7例;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5.8±3.8)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0±0.9)年。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存在糖尿病特征如食量增加、体重下降等;经血糖检测为存在1型糖尿病;患儿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同意配合参與其中。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存在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存在2型糖尿病的患儿。
  1. 3 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全面检查以及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包括降血脂、低蛋白等。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 在早餐前进行1次经皮注射, 注射量为0.25~0.50 U/kg, 晚餐前再进行1次经皮注射, 治疗时长为12周。研究组患儿采用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 其中门冬胰岛素用量以及用法同对照组一致, 甘精胰岛素在患儿睡前用药, 进行皮下注射, 根据患儿血糖水平将其用药量控制在6~12 U。治疗时长为12周。
  1. 4 观察指标[2, 3]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糖指标(FBG、2 h BG、HbA1c、TG)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FBG、2 h BG、HbA1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4例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率为26.67%;研究组未出现低血糖事件, 低血糖发生率为0;研究组患儿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 P=0.032<0.05)。
  3 讨论
  儿童群体中常见的糖尿病为1型糖尿病, 患病时会出现饮食增加、体重降低等情况, 对患儿的机体造成极大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 小儿1型糖尿病和成人糖尿病相似, 也会引起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 提升患儿死亡率[4]。临床常进行糖尿病强化治疗, 可以将血糖水平控制于接近生理水平, 对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以及发展具有一定延缓作用。而糖尿病强化治疗主要选用的药物为胰岛素, 其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小儿1型糖尿病患病群体为儿童, 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其生理、心理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患儿进行血糖的控制要比成年人有难度。再加上进行胰岛素治疗时, 胰岛素药代动力学和皮下注射会出现吸收变异等, 在强化治疗时容易引起低血糖。现阶段临床采用的胰岛素均是起到短效作用, 其药效慢且血药浓度具有较大波动, 还无法和生理胰岛素相比, 在餐后会出现高血糖或者是空腹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1型糖尿病患儿机体当中胰岛素十分缺乏, 血糖控制状况不佳的患儿其少量残存的胰岛功能正在慢慢衰退, 甚至衰竭, 患儿体内只有少数或者没有胰岛β细胞来进行机体血糖的调节, 基础胰岛素进行释放时无法适应肝糖原的输出[5], 患儿的血糖浓度会存在较大的波动, 空腹状态下血糖通常处于很高的范围, 因此采取对症治疗, 可以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采取基础胰岛素补充治疗。随着临床深入研究, 在应用胰岛素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时更加重视其是否符合生理和治疗需要, 不断引入胰岛素类似物, 提高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常规的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将血糖水平精准控制在正常范围当中。近些年有研究表明, 将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对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模拟效果更好, 可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6-8]。门冬胰岛素属于一类具有速效性的胰岛素类似物, 可以对短效胰岛素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 门冬胰岛素主要应用的技术是生物技术, 主要是用门冬氨酸替换人胰岛素β链第28位氨基酸, 通过该方式可以在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迅速改善药动学, 调整血中胰岛素分泌浓度, 接近于进餐时生理分泌。甘精胰岛素则属于一类长效性的胰岛素类似物, 甘氨酸取代的是α链第21位门冬氨酸, 以及在β链第31位和第32位的位置加上两位精氨酸, 在制剂当中还会添加少量锌元素, 对其性质具有稳定作用, 甘精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后会在局部位置沉淀细小的胰岛素, 在较长的时间当中可以将胰岛素稳定均匀地释放, 且该药物药效能够维持24 h, 其主要是模拟基础胰岛素。将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共同应用于小儿1型糖尿病治疗中, 对机体正常性的代谢具有维持的作用, 有效控制机体当中的血糖水平, 在用药过程中也不至于出现低血糖事件, 属于较为理想的一类小儿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 针对本院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采取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 可有效调节患儿机体各项血糖指标, 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低血糖事件, 但是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还需要配合护理工作的实施,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胰岛素使用护理以及运动、饮食等护理措施, 才能整体提升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小儿1性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 并降低低血糖发生情况, 属于一类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 李红, 杨华.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15):2313-2314.
  [2] 张灵芝, 童颖薇. 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494-495.
  [3] 于振兰.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探讨.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3):61-62.
  [4] 李新虾, 陈岳, 张佩玉.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1):222-223.
  [5] 王莹.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护理研究.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14):139-140, 143.
  [6] 丁波, 罗书立, 衣芳玲, 等.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护理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2):86-88.
  [7] 阎丽华, 陈志红, 张颖, 等. 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初步观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2):339-341.
  [8] 崔亚梅, 阮志稳. 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小儿Ⅰ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9, 22(6):51-52.
  [收稿日期:2019-04-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17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