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膀胱癌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情况,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为(54.09±6.44)min、术中出血量为(42.88±6.18)ml、导管留置时间为(6.43±1.19)d、住院天数为(12.88±2.32)d;對照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为(61.83±7.99)min、术中出血量为(53.01±6.79)ml、导管留置时间为(7.16±0.81)d、住院天数为(15.28±2.00)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行为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以及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膀胱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部分膀胱切除术;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24
  目前, 临床对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 传统的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多, 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随着电切技术的逐步完善,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 2]。现为探究将该手术方案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特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相关资料, 并进行分析, 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中女16例, 男20例;年龄24~52岁, 平均年龄(38.2±6.3)岁;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0±0.6)年;5例为多发, 31例为单发;患病部位:6例为散在各壁上, 3例位于颈壁, 4例位于顶壁, 8例位于低壁, 7例位于右侧壁, 8例位于左侧壁;肿瘤类型:5例为腺癌, 8例为鳞状细胞癌, 23例为移行上皮癌;WHO 2004病理分级:5例为Ⅲ级, 9例为Ⅱ级, 22例为Ⅰ级。观察组中女17例, 男19例;年龄25~50岁, 平均年龄(36.2±5.7)岁;病程1~2.5年, 平均病程(2.0±0.5)年;6例为多发, 30例为单发;患病部位:5例为散在各壁上, 2例位于颈壁, 5例位于顶壁, 8例位于低壁, 8例位于右侧壁, 8例位于左侧壁;肿瘤类型:6例为腺癌, 8例为鳞状细胞癌, 22例为移行上皮癌;WHO 2004病理分级:6例为Ⅲ级, 10例为Ⅱ级, 20例为Ⅰ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 本组研究开始实施, 研究目的、治疗方法均被患者及其家属了解,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②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膀胱癌。
  1. 2. 2 排除标准 ①存在检查、手术禁忌证;②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电切镜因患者尿道狭窄而无法置入者;⑤合并非尿路上皮肿瘤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接受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将肿瘤周围2 cm的膀胱组织以及肿瘤应用电刀切除, 如肿瘤位于三角区、多发且伴有较高的恶性程度, 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全切术, 如肿瘤位于输尿管开口处, 则需要在行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前先给予输尿管膀胱植入术治疗。术后均给予注射用羟喜树碱(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157)进行膀胱灌注化疗。
  1. 3. 2 观察组 患者接受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麻醉方式采取硬膜外麻醉, 将膀胱镜首先置入, 仔细分析与观察患者膀胱肿瘤与输尿管之间的关系、肿瘤生长大小、形态、数目以及部位等基本情况。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在电视监控下开始手术, 双极电切系统是由美国GY-RUS公司提供的, 150 W为最大功率, 设置电凝功率为80 W, 术前行6 kPa 压力的膀胱灌洗, 灌注液应用0.9%的氯化钠溶液。手术期间需根据肿瘤的大小选择切除的起始点, 如肿瘤基底部较易显露、表浅存在细蒂且大小较小, 则切除起始点应为基底部, 完全切除整块肿瘤, 切除深度以切至肌层为最佳, 以切至肿瘤基底外2.0 cm为最佳切除范围, 电灼2.0 cm 范围内的膀胱黏膜。再分块切除已游离的肿瘤。如肿瘤较大, 且肿瘤范围难以辨别者, 则为了避免对后期手术造成不便, 不能从蒂开始切除, 应从肿瘤一侧开始切除, 选择逐渐消切肿瘤的方式进行手术, 暴露瘤蒂, 直至膀胱肌层后停止电切, 再电灼0.5 cm 范围内的膀胱黏膜。且应注意, 切下的肿瘤组织应在切除过程中及时排除体外, 并应切除膀胱外周显露脂肪组织, 再将切除范围慢慢增加至基底周围2 cm。肿瘤切除后, 通常可将肌纤维显露出来, 同时应立即进行基底采样活检。肿瘤切除完成后, 对膀胱应用0.5 L的蒸馏水进行冲洗, 留置气囊导尿管, 拔除时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 不能>10 d。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情况。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尿道狭窄、膀胱穿孔)发生情况。③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包括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行为功能以及认知功能四部分, 每部分均为百分制, 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为(54.09±6.44)min、术中出血量为(42.88±6.18)ml、导管留置时间为(6.43±1.19)d、住院天数为(12.88±2.32)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为(61.83±7.99)min、术中出血量为(53.01±6.79)ml、导管留置时间为(7.16±0.81)d、住院天数为(15.28±2.00)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伤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4例伤口感染, 2例尿道狭窄, 2例膀胱穿孔, 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8/3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70.99±2.76)分、身体功能评分为(91.39±2.55)分、行为功能评分为(88.30±3.98)分、认知功能评分为(81.76±3.65)分, 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65.93±2.27)分、身体功能评分为(75.79±2.34)分、行为功能评分为(71.30±2.11)分、认知功能评分为(75.30±2.09)分。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行为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 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 其中, 以膀胱癌等发病较为显著, 患者早期发病时, 可选择手术切除病灶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 肿瘤进一步增长时, 压迫患者的膀胱, 造成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等, 对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影响严重[3-5]。目前在我国, 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膀胱癌治疗方法的研究中, 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6]。
  本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行为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 膀胱部分切除术属于开放性手术, 切除范围广, 术中出血量较大,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且将膀胱切除后, 膀胱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是近年来临床对该疾病治疗中的新型治疗手段, 治疗原理为通过给予两个电极通高频电流, 促进递质生成动态等离子体, 进而出现电凝以及切割的功能。且该切割方式温度<90℃, 属于低温切割, 切割后, 创面会出现凝固层, 可封闭深层淋巴管以及小血管, 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 将膀胱壁层次清晰呈现, 定位更精准, 可显著提高肿瘤基部的膀胱壁的切割准确度, 使尿道受到手术的刺激显著降低[7, 8]。且双电极治疗期间, 不会有电流在人体通过, 且由于为低温切割, 对人体闭孔神经的刺激也可显著降低, 进而提高治疗安全性。且该治疗方式保留了膀胱功能, 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9, 10]。
  综上所述, 给予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魏长进.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比较. 吉林医学, 2017, 38(7):1333-1335.
  [2] 肖友平, 范凯, 黄从军, 等. 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6):4670-4671.
  [3] 张瀚, 张清桂, 王丽娜. 经尿道等離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 西部医学, 2016, 28(2):221-224.
  [4] 刘棚越, 王莎莎, 焦志灵, 等.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膀胱癌治疗的效果研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 51(1):83-84.
  [5] 荣誉, 张锦英.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2):3351-3353.
  [6] 陈波. 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5):32-33.
  [7] 王忆勤, 姚俊, 王照凡, 等 . HOLBT 和 TURBT 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术后肿瘤恶性程度、机体创伤程度评估.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3):1406-1409, 1413.
  [8] 朱思美, 张炜.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7):164-166.
  [9] 温海东, 吕军, 王尉, 等.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联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观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 43(2):107-112.
  [10] 钟明珠, 吴荣海, 廖勇彬, 等. 经尿道等离子肿瘤剜除术治疗高负荷浅表性膀胱癌 .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15, 9(4): 286-290.
  [收稿日期:2019-12-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1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