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观察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2017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路径式质量检查 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th quality examination mode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mong them,60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60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given path quality examination mode in nursing management. The nursing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of nurses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fter implementation (95.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5.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ath-based quality check model i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remarkable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上升,各种心血管危害因素促进了动脉硬化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1-2]。由于心血管疾病人数增多,使得心血管病护理成为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心血管病护理涉及较多工作环节,加上工作繁重,传统护理已无法达到现代护理提出的标准[3-4]。因此,选择何种护理管理模式确保心血管病护理质量是心血管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所在医院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现展开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2月为实施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前,2018年1-12月为实施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后。实施前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56~81岁,平均(65.12±10.22)岁;疾病类型:高血压24例,冠心病23例,心肌梗死13例。实施后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55~82岁,平均(66.30±9.19)岁;疾病类型:高血压23例,冠心病22例,心肌梗死1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共38例,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2.12±8.67)岁;初级护士14例,初级护师9例,中级主管护师6例,副主任护师6例,主任护师3例,实施前后护士不变。
  1.2 方法
   医院心血管病区共3个,床位共132张。实施前心血管病区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定期消毒、通风等环境护理、基礎护理、用药干预、心理安慰,通过方法疾病相关知识手册进行健康指导等。实施后护理实施路径式质量检查,具体操作:(1)建立路径检查组。安排护理主任1名、护理副主任1名、系统及科护士长2名、病区护士长5名、护理干事3名组成检查组。(2)确定路径式检查标准。质控组成员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细则》联合设计、确定基本质量检查路径,共分为患者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患者质量管理、护理病历质量、病区质量管理、护士培训6个内容,心血管内科护士长结合科室特色改进、修改。检查路径考核内容包括护士基础工作、评判性思维、综合能力,通过现场询问、情景再现、跟踪考察等方法考核。形成检查路径后,指导心血管3大病区的38名护士培训,每月定期检查心血管内科3大病区护理质量,找出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3)安排检查时间。一季度为周期一检查,分3个月完成6个质量检查标准,一个月2项内容,在第3个月末分析、汇总前3个月检查结果,找出不足之处,汇报科室调整、改进,并在下一季度复查,直至问题解决,以此循环。每个季度整改本季度新问题,并在下季度复查,以此循环。(4)指导培训。心血管内科3大病区护士按分层级法培训,内容为质量检查标准、检查路径应用、检查安排。由检查组培训心血管内科3大病区护士长、N3级护士,分两场培训,护士长、N3级护士自行安排一场培训。再以护士长为督导,N3级护士培训本组N1、N2级护士。(5)反馈检查结果。每月检查完,将质量检查标准打印2份,一份科室备案以便调整,一份交于护理部讨论。护理部整理、归类、汇总各科室问题,分组讨论,找出问题原因,全面整改,制定措施,并于期限内落实。科护士长每月跟踪调查科室落实措施、评价成效情况,检查组1个月后复查重点问题,随机抽查无问题项目。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根据医院自行设计评分表评定实施前后护士护理质量,包括患者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患者质量管理、护理病历质量、病区质量管理、护士培训6项内容,每项10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5]。采用医院设计护理问卷表评定患者满意度,从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方面评价,总分100分,满意90~100分,一般70~89分,不满意≤69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数×100%[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计算数据,计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士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血管科传统护理表现出阶段性、分散性、任务性的特点,科室通常在突击检查前开始准备工作,使得质量检查效果缺乏真实性,致使科室护理质量难以得到公正评价。路径式检查能够量化难以控制的护理指标,分解、整合内容丰富的指标,使得护理质量更为体系化,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标准有更好的掌握、理解;另外,路径式检查可以明确护理管理的目标,避免检查随机化、盲目化,促进护理管理效果提升,保障护理质量[7-9]。为此,笔者所在医院针对2018年1-12月收拾的60例心血管病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路径式检查模式,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健康、优质护理、患者质量管理等护理质量项目相较于实施前评分均升高,可见路径式检查模式能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N3级护士是路径式检查重点培训对象之一,在N3级护士良好掌握质量检查标准后,再指导、培训并监督下级护士,促使所有护士参与质控,共同督促护理质量检查。在全体护士中,N3级护士为主导,能促进N1、N2级护士提升积极性,增加全员工作高涨情绪,为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创造新台阶。另外,路径式质量检查随机抽查质量检查项目,针对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以保证护理质量处于持续改进状态,尽量将护理优化,避免出错,保证了护理质量[10]。心血管病作为慢性病,具反复、长期的特点,病情多变且不可逆转,故有必要加强患者自身管理。路径式质量检查在护士工作考核中纳入患者质量管理、健康教育,护士积极做好患者教育工作,让患者全麻掌握健康知识,这不仅能推进患者病情康复,还能提升自身管理质量[11]。此外,路径式质量检查着重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患者质量管理在内的6大检查项目,用于质量安全的指导、评价,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推进,从而达到护理管理的满意效果[12]。同时,本研究显示,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95.00%)高于实施前(75.00%),进一步说明路径式质量检查能满足心血管病患者护理需求,提升满意度。
   总结上文,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书亚.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2):139-140.
  [2]叶筱红,阙巧艳,吴秀华.心血管内科实施整体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9):108-109.
  [3]罗芳,徐兰.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91-92.
  [4]张晖,安利杰,孙丽明.路径式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176-177.
  [5]任小丽.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8):59-61.
  [6]唐玉芳.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分析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31(9):142-144.
  [7]杨康宁,孟杨,安利杰,等.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8):83-86.
  [8]孟杨,杨康宁,安利杰,等.路径式检查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8):958-960.
  [9]郁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6):153-154.
  [10]王小俊,范琳琳,魏嘉慧.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8,5(41):14-15.
  [11]李涛.深入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3.
  [12]郑常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5-116.
  (收稿日期:2019-10-08) (本文编辑:马竹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80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