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观察两组心功能、运动耐量和负性情绪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多于对照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规范化自我管理 心功能 运动耐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20.03.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0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self-management measures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 A total of 65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and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and standardized self-management measures. The differences of cardiac function, exercise tolerance and negative emo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LVEDVI),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 (LVESVI),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6-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self-management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llevi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Standardized self-management Cardiac function Exercise toler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Dongguan Fifth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523900, China
   近年來,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病情控制仍不甚理想。调查显示,早期心力衰竭患者于出院后3~6个月的再住院率可达15%~30%,各年龄阶段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期寿命均明显下降[1]。国外研究报道,自我管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2]。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为鲜见。自我管理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提高自我照顾水平及自我调控行为以预防病情反复发作。本次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探讨对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LVEF≤35%或NYHA分级为Ⅱ~Ⅳ级)[3];(2)意识清晰,能配合进行相应问卷调查;(3)年龄18~75岁。排除标准:(1)急性全身性疾病或发热;(2)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出现明显心肌缺血;(3)近期有血栓性疾病;(4)房室传导阻滞Ⅲ度且未安装起搏器;(5)肝肾功能衰竭;(6)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28±7.31)岁;平均病程(4.63±0.83)年。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98±6.58)岁;平均病程(5.02±0.86)年。两组病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临床伦理委员学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住院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采用药物对症治疗等;出院时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确定复查时间等。
  1.2.2 观察组 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1)饮食控制。患者入院后,邀请其与家属共同参加相关健康讲座,内容包括不同食物的卡路里的计算、低脂低盐饮食原理,发放《常用食物换算表》,为患者定制2周内个性化食谱,叮嘱家属监督患者按规定食谱进行膳食(如限制盐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2)体育锻炼。联合康复科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锻炼项目,包括步行、上楼梯、医疗体操等,具体操作参考《中国康复医学》[4],运动强度以患者不出现气急和心悸为原则。(3)心理疏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比例可达24%~64%。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给予相关心理疏导,如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可建议其多听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4)健康宣教。针对年龄偏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宣教以多媒体、动作示范、书面指导和口头教育等多种方式联合进行,内容包括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5)自我监督。通过微信群发放药物、饮食、锻炼、复查记录登记表,家属需参加相应的培训,协助和监督患者完成表格中的计划内容,护理人员定期检查并回访。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心功能、运动耐量和负性情绪。(1)心功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干预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2)运动耐量:测定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3)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评分分界线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分界线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评分越高,焦虑及抑郁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LVEDVI、LVESVI、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SVI、LVEDVI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运动耐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多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控制多不理想。自我管理是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计划,目的是加强患者在自身疾病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均指出,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加强自我管理水平,可降低再住院率,改善疾病预后[5]。但目前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对心功能的影响如何的报道较为少见。
   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最直接的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多于对照组,LVESVI、LVEDV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规范化自我管理护理中重视饮食控制,入院初期即开展相应的健康讲座,指导患者进行常用食物能量换算;联合康复科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锻炼项目;通过微信群发放相应的登记表,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培训,协助和监督患者完成表格中相应内容,使患者的自我执行力明显提高;严格低脂低盐饮食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可增加心肌功能、峰值心率和负荷功率,同时能够增加肌肉体积,升高肌肉内血红蛋白水平。杜颖平[6]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我管理方法,发现观察组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持久规律的运动锻炼可对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9]。分析原因,一方面自我管理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使不良情绪可得到合理释放;利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持久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效应,能够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减少孤独感、焦虑、忧郁等。同时,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提高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10-11]。胡阅等[12]通过对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文献进行研究发现,自我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均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规范化自我管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但是由于本次研究对象多为院外患者,且研究对象较少,所得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参考文献
  [1]陈娟,赵书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60-364.
  [2]张坤,王爱敏,姜云霞,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6):1159-1163.
  [3]金園园,彭幼清.基于系统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模式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0):1137-1142.
  [4]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917,948.
  [5]荣晓珊,彭幼清,金园园.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14):1669-1672.
  [6]杜颖平.自我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8):1327-1328.
  [7]郑利利,冯姝兵.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2):77-78.
  [8]于法忠.康复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6):943-946.
  [9]郭惠娟,江美芳,刘静慧,等.妊娠期糖尿病的药学服务及其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4):2500-2504.
  [10]李瑞玲.八段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4):23-25.
  [11]刘秉宇,严静,龚仕金,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与心肺运动耐量的相关性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2):93-95.
  [12]胡阅,刘红霞,孟静.国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9):3699-3703.
  (收稿日期:2019-09-11) (本文编辑:李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94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