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FFA与ICGA单独及联合检查的效果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单独及联合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眼底造影检查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A1组、A2组、A3组, 各40例。三组术前均给予心理疏导, 配备抢救设备、药物以及心电监护仪, 在此基础上, A1组行FFA检查, A2组行ICGA检查, A3组行FFA联合ICGA检查。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检查前、检查后10 min血压和心率水平。结果 A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略低于A1组的7.50%和A2组7.50%, 但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 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10 min, 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略有不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A联合ICGA检查, 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且能保存患者心率和血压平稳, 而且具有节省患者时间、降低医疗成本等优势, 适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不同给药方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3.043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技术已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观察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循环状况和病变情况, 主要有FFA和ICGA两种[1, 2]。两者是将荧光素钠或吲哚青绿染料两种荧光物质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 利用海德堡共焦激光同步血管造影系统, 同时用眼底照相机观察拍摄眼底血管的动态循环过程[3, 4]。在检查的过程中两者均存在不良反应。因此, 如何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提高眼底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降低误诊率, 在指导眼底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 本研究对比分析FFA与ICGA单独及联合检查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眼科及内科住院的行眼底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A1组(行FFA检查)、A2组(行ICGA检查)与A3组(FFA联合ICGA检查), 各40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A1组中男21例, 女19例;年龄15~78岁, 平均年龄(48.27±11.45)岁。A2组中男18例, 女22例;年龄16~78岁, 平均年龄(48.89±11.67)岁。A3组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15~79岁, 平均年龄(49.23±11.72)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對比性。
  1. 2 方法 三组患者均于造影前给予心理疏导, 同时告知注意事项,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并配以抢救设备、药物以及心电监护仪, 患者均口服抗过敏药物, 充分散瞳。在此基础上, A1组患者行FFA检查, 具体方法如下:造影剂使用20%荧光素钠注射液, 先进行前臂静脉注射0.2%荧光素钠稀释液5 ml, 观察4~5 min, 若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将2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3 ml在5 s内快速静脉推注, 密切关注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并且保留静脉通道、造影完毕后, 观察患者10 min, 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A2组患者行ICGA检查, 操作步骤同A2组, 注射时将荧光素钠替换成25 mg吲哚青绿, 5 s内快速静脉注射。A3组将吲哚青绿25 mg溶于5 ml注射用水后加入20%荧光素3 ml, 混合成8 ml, 肘静脉快速推注, 5 s内完成。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比较三组患者检查前、检查后10 mi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全身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心慌)、局部不良反应(皮肤)。采用心电图测定三组患者检查前、检查后10 min心率和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 并作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略低于A1组的7.50%和A2组7.50%, 但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 检查前, 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10 min, 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略有不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眼底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作为眼科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FFA与ICGA在诊断和追踪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 6]。FFA技术是将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 并利用特定组合的滤光片和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眼底情况动态变化的技术, 其中注射染料荧光素钠不参与体内代谢、无毒性反应, 随着FFA技术的应用, 能够动态观察视网膜血管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 但同时仍会出现不良反应。
  ICGA是眼底检查的一种, 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FFA的缺点。吲哚青绿是一种水溶性、无毒的三碳青染料, 人体耐受性较好。由于吲哚青绿的分子量大, 使得脉络膜毛细血管不易从窗孔形中渗漏, 且其荧光光谱可穿透视网膜色素上皮、黄斑区叶黄素、出血及浆液性渗出等, 从而能更好的对脉络膜血管进行显影[7]。相关研究表明, 相比较荧光素钠, 吲哚青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主要是轻微的呕吐、恶心、不适以及染料的血管外渗漏[8]。FFA对视网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ICGA则对脉络膜病变, 尤其是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且由于患者病情不同, 有些患者必须进行两种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两种配合使用使眼底疾病诊断更有效、更可靠[9,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A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略低于A1组的7.50%和A2组7.50%, 但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 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10 min, 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略有不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行FFA或ICGA检查并无较大差异, 其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波动幅度也均在正常范围内。FFA联合ICGA检查依然存在轻度不良反应, 可能是药物刺激机体产生一过性组胺过多引起, 本质上应属于假性过敏。而患者情绪高度紧张、迷走神经反射也会造成造影术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术前应帮助患者全面提高适应能力, 缓解紧张恐惧心理, 从而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 为眼底病诊断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 FFA联合ICGA检查效果显著, 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且能保存患者心率和血压平稳, 而且具有节省患者时间、降低医疗成本等优势, 对指导和治疗眼底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适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毅, 赵建英, 陈媛, 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 9(1):52-55.
  [2] 李娟娟, 肖丽波, 黎铧. 三例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观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 33(1):62-64.
  [3] 田梦, 王康.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视网膜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 33(1):90-92.
  [4] 王越, 李甦雁, 刘亚鲁, 等.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引导下光动力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疗效评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5):376-381.
  [5] 邱顺梅. 优质护理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2):183-184.
  [6] 董淑倩, 李秋明.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1):46-50.
  [7] 李梓敬, 廖韵如, 曾鹏, 等. 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患眼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 35(4):
  338-341.
  [8] 张霜, 张杰, 徐鑫彦, 等.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导致黄斑下出血的治疗进展. 国际眼科杂志, 2019, 19(6):950-955.
  [9] 梁雪英, 陈艳花, 粱彩红. 造影剂不同注入速度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0):115-117.
  [10] 夏蓉, 冯春阳, 周莅斌. 三种不同造影方式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7(11):2158-2160.
  [收稿日期:2019-1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8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