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接诊的80例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炎病例,根据就诊顺序奇偶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中医药痛痹汤加减方内服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取得理想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 末梢神经炎;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4(a)-0031-02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属于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慢性神经病变,同时也是临床中高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典型症状为手脚麻木、疼痛,部分患者还伴随其他部位合并症及神经病变,该疾病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1]。祖国中医学在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同时安全性良好,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80例,将着重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病例,根据其就诊顺序奇偶性分组,观察组为40例,性别比:男24/女16,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为(59.5±1.3)岁。对照组为40例,性别比:男22/女18,年龄44~89岁,平均年龄为(50.3±0.8)岁。两组线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即通过饮食控制并配合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注射等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使空腹血糖(FPG)≤7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11.0 mmol/L。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0.5 mg)行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痛痹汤加减方内服治疗,中药组方如下:生地和熟地各为20 g,鸡血藤为18 g,秦艽、鬼箭羽、炙黄芪均为15 g,炒白术、桑葚子、当归、玉竹、紫丹参及木瓜均为10 g,甘草为6 g。在基础上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用白僵蚕、水蛭及元胡数克,下肢病变显著者加用蜈蚣和牛膝,上肢病变显著者加用羌活和地龙。上述中药以水煎煮约取汁300 mL,每日口服1剂,分为早晚分次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
  1.3  评估指标
   显效:即患者的手脚麻木和疼痛等临床症状消退,同时肌电图的下神经传导速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即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同时手脚麻木和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无效:即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各血糖指标的改善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经传导速度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糖指标
   两组入组时FPG、2 hPG、HbAlc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特别是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也在快速提升,由此引发的各类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是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且危害性较高,该疾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患者手脚疼痛及麻木感等情况,严重时可能诱发肌肉坏疽及萎缩等,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产生严重威胁。现阶段,关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的具体发病原因和病因机制还尚未能完全明确,并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治疗方案,患者治疗重点是预防。然而患病后的恢复难度较高,常规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机体循环、纠正代谢紊乱、对症止痛以及营养神经等一系列治疗,虽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缓解其疼痛感,然而总体来看疗效仍有待提升。特别是患者停药后可能产生复发的情况,不利于抑制患者的病情进展[2-3]。
   祖国中医学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中均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中医将糖尿病纳入到消渴范畴中,认为此类患者的发病多是由于消渴日久、阴损及阳损进而导致血行不畅,在治疗中还需坚持对症施治的原则。中医理论认为[4-5],气虚则血行、淤血内停不通则痛,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四肢麻木和疼痛治疗中应该从脏腑功能方面入手。同时认为此类患者多数为阴虚为本且累及肝脾,肝肾之间相互滋生,而脾主四肢肌肉,因此都和四肢感觉密切相关。该次研究中,在常规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痛痹汤加减方进行内服治疗,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方剂当中的黄芪和当归等具有良好的补气功效;炒白术、鬼箭羽等联用,具有良好的温经通络之功效;紫丹参、木瓜等能够发挥良好的健脾益气和除湿等治疗价值;桑葚子、生地等能够行气活血;而方剂中的鸡血藤和地龙等联用则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以及通络之功效。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例如加用僵蚕等可发挥良好的养肝息风之效果。而现代药理研究则证实[6-7],鸡血藤具有抑制机体内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发挥良好的抗炎价值,同时可促进血管扩张。而炙黄芪则可提升机体免疫力并改善新陈代谢,同时有利于促进外周血管的扩张。从该次的比较结果中可知,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特别是治疗后个血糖指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优于同期的对照组。这也证实,对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来说,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并尽快地解除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取得理想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血糖水平,并且有助于提升其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马冬杰.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神经电生理特征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9):99-100.
  [2]  苏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8例[J].河南中医,2018,38(9):1319-1322.
  [3]  崔华秀.中药口服、足浴加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天地,2018,15(7):34-35.
  [4]  李晓婷,梁军,李全双,等.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2):64-67.
  [5]  王春杰.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的疗效[J].大医生,2018(Z1):85-86.
  [6]  于爻.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0):1413-1414.
  [7]  漆平,王轶,杜光会,等.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观察及护理[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4):204-206.
  (收稿日期:2020-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1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