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心功能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分别为(1389.3±486.4)、(1589.3±478.4)pg/ml,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的(4658.9±1874.3)、(4273.1±1845.3)pg/ml,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在改善患者NT-proBNP水平和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方面都更有优势,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温阳利水法;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N末端B型利钠肽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6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又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发展成为该疾病, 因此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 慢性心力衰竭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在美国、中国等国家都开始了相关研究。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对心脏及血管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导致心肌细胞的增厚、凋亡和坏死, 引起心脏的扩大和重塑, 使得心脏功能恶化, 所以,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利尿剂、β阻滞剂、强心剂、硝酸酯类的结合治疗, 从而改善症状, 达到提延缓心室重构以及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但此类抗心力衰竭药物的毒副作用会使得使药物本身的使用受限制, 导致其不能完全阻断慢性心力衰竭恶性循环的每个环节。相比之下, 中药从整体上入手调治, 疗效稳固, 毒副作用小, 所以有助于進一步增强疗效。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具体可以分为“心悸”、“喘证”、“痰饮”, 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 与肾阴阳亏虚、元气不足、心血淤阻、水饮内停等现象都有一定的关系, 在《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将其分为七中类型:气阴两亏、心肺气虚、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气虚血癖、心肾阳虚。本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型患者, 采用对照方法进行研究, 对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研究对象按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实验组中男24例, 女26例;年龄48~78岁, 平均年龄(59.17±11.01)岁。对照组中男21例, 女29例;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59.95±12.1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和《成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心功能分级:以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1994年心脏病心功能分级标准为准则;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诊断得出阳虚水泛证;
  ③患者其他伴发症在理想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并可以保持稳定。
  1. 2. 2 排除标准   ①患有急性心功能和心源性休克等疾病患者;②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③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及精神病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 采用利尿剂、β阻滞剂、强心剂、硝酸酯类的结合治疗, 具体内容为:利尿剂配剂:呋塞米30~75 mg, 螺内酯15~70 mg、卡托普利12. 5~45.0 mg;β阻滞剂配剂:酒石酸美托洛尔12~50 mg;强心剂:地高辛0.125~0.250 mg;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20~40 mg。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 口服100 ml/次, 2次/d, 组方为:陈皮30 g、大腹皮15 g、白术10 g、生黄芪30 g、茯苓皮块30 g、炮附子15 g、桂枝10 g、仙茅10 g、葶苈子30 g、泽泻15 g、炒枣仁30 g、枳壳10 g、桑白皮30 g、车前子15 g, 口服100 ml/次, 2次/d。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NT-proBNP水平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静脉取血, 并对血样进行NT-proBNP检测。
  1. 4. 2 6 min步行试验 在环境较为安静、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作为试验地点, 在地面上划一条直线, 直线上每过5 m做一个标记。在试验前应尽量具体告知患者该试验的目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嘱咐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体力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走速度, 也可以随时停下来进行休息, 但是休息时间应包括在6 min内, 恢复体力后继续进行, 尽患者最大能力在6 min内行进最大距离。在试验中患者一旦出现头晕目眩、呼吸极度困难、心律严重异常以及收缩压下降异常、舒张压下降异常等情况时, 应立即终止试验。6 min步行距离<150 m表明心功能重度不全, 6 min步行距离150~420 m表示心功能中度不全, 6 min步行距离420~550 m表示心功能轻度不全。   1. 4. 3 生活质量 患者生活质量检测参照标准为国际上通用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 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 嘱托患者应参照自己在1个月内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回答, 不可加以隐瞒和虚报, 否则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T-pro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心功能不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 多种心脏疾病都以慢性心力衰竭为其发展的终末阶段, 射血能力和心室充盈的降低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 导致“强心、利尿、扩血管”曾一度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典方法。但近年来, 随着医学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重新认识, 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成为新的治疗手段。但是当前西医上新的治疗手段并没有改变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相比西医药, 中医学具有调节整体、标本同治、多靶点防控及双相调节的优势, 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从中医角度来看,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受损、真气衰竭、心脉瘀阻所引起的病症。宋一亭教授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而且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他指出, 运用中医的辩证治疗, 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阻止病情的反复。在中药中, 黄芪具有益气养阴的功能;茯苓可以健脾利水;葶苈子使得患者泻肺降气, 在茯苓、桑白皮、泽泻、车前的配合下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枳壳可以推动水液运行;炒枣仁不仅具有安神的作用, 而且可以定志;炮附子和仙茅可用来温阳利水。以上这些药合用之后, 可以起到标本同治的联合作用, 温阳利水,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过去的学者研究中得出温阳和利水相结合下不仅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AngII, ANP水平, 而且可以同时抑制患者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症状, 从而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研究表明, 心室肌细胞可先分泌一种名为proBNP的多肽激素, 在病体产生心力衰竭体征时, 心脏内压力会随之升高, 且容量负荷快速增大, 进而导致裂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無活性的NT-proBNP。由于NT-proBNP可以反应患者心功能, 并可以有效预测心力衰竭。因此目前医学上将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标记。在本研究中, 作者基于此原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观察并记性记录, 得出,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 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在改善患者患者NT-proBNP水平方面更具有优势。
  除采用检测NT-proBNP的方式之外, 本研究还使用6 min步行试验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心功能情况, 结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判断。同时, 对比国际上通用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 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考察, 并进行组间比较得出, 治疗前, 两组患者心功能不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在改善患者患者NT-proBNP水平和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方面都更有优势,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嘉兴, 滕菲, 刘红旭. 温阳益气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北京中医药, 2017, 36(12):
  1102-1105.
  [2] 张晶. 宋一亭学术思想继承总结及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衰(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 李杨, 陈波, 运峰, 等. 益气温阳、补气健脾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信息, 2016(4):102-
  104.
  [4] 吕婧. 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
  [5] 饶炼. 益气养阴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初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收稿日期:2020-0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86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