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自拟消疹汤治疗慢性湿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范畴,约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20%左右[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特点对称分布,多形性,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一定损伤,影响其生活质量。慢性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临床以皮损浸润肥厚,色素沉着,表面粗糙,剧烈瘙痒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而临床上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施治,自拟消疹汤(组成::生地15g、白芍15g、当归20g、地龙15g、大黄6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太子参9g、白术12g、生薏米12g、蒲公英9g、蝉衣9g。)内服共治60例慢性湿疹患者,痊愈率为36.67%,显效率35%,有效20%,总有效率为91 .67%;且副反应的发生较少并轻微,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湿疹;中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参照《中医新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试行),诊断为慢性湿疹患者。在2周内未口服或外用抗组织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药物;未有皮损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者;排除有严重内脏疾患者、妊振及哺乳期妇女。
60例慢性湿疹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 6 - 65岁,平均38岁;病程3个月一6个月。发生于四肢部位的32例,头面部位的12例,发生于全身的1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自拟消疹汤治疗。药物组成::生地15g、白芍15g、当归20g、地龙15g、大黄6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 、太子参9g、白术12g、生薏米12g、蒲公英9g、蝉衣9g。
上药水煎取汁400m1,每日3次口服。瘙痒剧烈、难以忍受者,加僵蚕10g,蜈蚣3条。15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每周记录1次病人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疗效标准痊愈:为治疗1个月后皮损全部消退,皮肤光滑,瘙痒消失,无全身症状;显效:为皮损消退70%以上,皮肤稍有肥厚或色素沉着,偶有瘙痒,无全身症状;有效:为各种症状均有好转,皮损消退在50%以下;无效为皮损不消退,症状不减轻。
2 结果
60例中临床痊愈22例,痊愈率为36.67%(其中第1周2例占3.33%;第2周10例占16.67%;第3周19例占31.67%;第4周22例占36.67% ),显效21例(占35%),有效12例(占20%),无效5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 .67%。
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发生轻度局部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灼热感;对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随访3个月,没有因天气或饮食等诱发因素而复发患者。
3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发病机制多为IV型变态反应,病因复杂,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亦可来自内部。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湿疹是一种病变机理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过敏原相当复杂,不易寻找,故很难根治。因此该病皮损反复发作,有渗出倾向。外界因素如化学制剂、染料、化妆品、花粉、尘埃、细菌感染、日晒等,内因如体质、代谢、内分泌及消化道紊乱和神经精神因素等等可能与之有关。在其复杂内外因素基础上导致迟发性变态反应[3]。西医多采用抗组胺药及皮质激素治疗,长期使用有一定副作用。以往应用激素类外用药物封包治疗,可暂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药物易产生依赖性,停药易反复发作,延续数年。
中医则认为本病与心火、脾湿受风有关。《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中说:“浸淫疮是心有风热,发于肌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有日益增多之趋势。湿疹虽为皮肤之疾,但“有诸内,必形诸外”,故本病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风湿热毒搏结有关。病机为内有湿毒蕴结,外显血瘀阻络,久病入络,久病伤阴。
湿疹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由禀性不耐,脾胃虚弱,风湿热之邪客于肌肤而成。男女老幼皆可发生,而以体质过敏者为多。初发时以红斑、水疱、渗液为多,此乃湿热所致,脾虚湿困脾胃,导致胸闷纳呆,湿邪缠绵,病久可导致阴血亏损、生风生燥,肤失所养,形成皮肤干燥、粗糙变厚、脱屑,阴液亏损可导致大便干结。
消疹方中生地、白芍、当归养血活血祛风;地龙活血祛风,兼以清热通络,两者共为方中君药;大黄清热利湿,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太子参、白术、生薏米健脾利湿,蒲公英、蝉衣、祛风清热,共收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症状的改善与综合临床疗效均较好,提示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此种疗法可避免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效的降低复发率,湿疹属过敏性皮肤病,治疗期间需同时注意饮食禁忌,嘱患者忌食辛辣、鱼腥、海鲜等易诱发过敏之物,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参考文献
[1]李凤春,杨志波.湿疹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8,(04).
[2]郑筱英.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IS I.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295-298
[3]杜憬生,吴晓薇,吴寿海.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9,(05).
作者简介:
黄胜萍,女,(1971.11- ),广西防城港人,本科, 现就职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皮肤病防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病、性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4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