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治疗28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晓谦
【摘要】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窒息后伴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n28)患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26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 d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19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 d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67.9%(19/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血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窒息; 西咪替丁
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病症,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呕血与便血并存,病因可以是消化道疾病、其他危急重症的并发症、全身疾病的症状之一,大多数病情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出血加重,引起患儿休克、贫血,甚至死亡。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主要是应激性溃疡,应激包括缺氧、休克、颅脑损伤、感染、低体温、呼吸衰竭等[1]。本院使用西咪替丁静脉治疗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观察组28例,男15例,女1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Agar评分、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对比
1.2 诊断标准 (1)窒息诊断标准:按照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 min内进行评分,以0~3为重度窒息,以4~7分为轻度窒息;(2)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参考张家骧等[2]推荐使用的标准,取患儿的呕吐物或大便中的血性样本,加水搅匀使之溶血,沉淀后吸取上清液加1%氢氧化钠制成5:1混合液,静置1~2 min后观察,若混合液呈棕色则提示血红蛋白变性为母血,若混合液呈红色则提示血红蛋白具有抗酸性,来自于新生儿;此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以排除吞入血性羊水而导致的假阳性诊断结果。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综合治疗给予禁食护理、洗胃、抗感染治疗、止血治疗,对大量出血患儿给予输血治疗;治疗组:本组患儿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每天一次静脉滴注10 mg/kg西咪替丁(用20 ml 10%葡萄糖稀释),连用3~5 d。
1.4 疗效评价 参考张亚明等[3]关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以用药48 h以内,出血停止(无继续出血现象,胃管内无再抽出咖啡渣样液体、鲜红色液体,患儿大便逐渐转色,或1 d以上无大便)为显效;以用药72 h内出血停止为有效;以用药72 h以后胃管内仍抽出咖啡渣样液体,或排黑便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26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 d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患儿白细胞轻度降低,为7.24×109>/sup>/L,不导致严重后果,忽略不计。
3 讨论
3.1 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 (1)窒息时,患儿的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脑中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胃黏膜血流大量减少,或致使胃黏膜抗酸腐蚀的能力下降[4];(2)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出血,致使颅内压升高,同时肾上腺皮质兴奋或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进一步使胃酸、胃蛋白酶增加,而缺血缺氧状态也使患儿体内的血液重新进行分步,在肺、肌肉、胃肠道等非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减少[5],以保证脑、心等器官的血流量,胃部及十二指肠黏膜的血液灌注显著减少,致使上皮细胞能力代谢发生障碍引起消化道黏膜坏死;(3)患儿处于应激状态下,潜水反射会导致全身血流重新分步,胃肠道血管收缩后初期局部血流量将减少50%左右,如果诱发患儿应激的病因不能解除,8 h以后胃肠道的血流量将减少到应激状态前的20%左右,此时胃肠道为低灌注状态,胃黏膜极易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组织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发生胃肠壁平滑肌细胞代谢障碍,导致组织损伤[6]。
3.2 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机理 新生儿处于应激状态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进而导致胃酸分泌亢进,使胃液酸度升高,同时体内血液重新分步致使胃黏膜缺血、胃黏膜屏蔽功能破坏,H+>/sup>反向弥散促使溃疡发生,在内镜检查中可以见到胃体及胃底的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穿孔、坏死,故使用H2受体拮抗剂(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也常使用思密达[7]。
本研究对窒息后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禁食、支持治疗,可减少对消化道的进一步刺激,在此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治愈率达92.9%,患儿的出血状态可在72 h内得到有效控制,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显著。西咪替丁可用于治疗新生儿出血主要基于其H2受体阻滞剂机理,可直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蠕动,利于止血,同时阻断胃酸中H+>/sup>对胃黏膜造成进一步损害,且可对抗组织胺,预防黏膜水肿和平滑肌痉挛,能利于止血、伤口的愈合。本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说明西咪替丁用于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张爱梅.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199-2201.
[2] 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72.
[3] 张亚明,王岳年,孟维萍,等.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2例.小儿急救医学,2004,11(5):321-322.
[4] 杨梅先,高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56例临床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6,6(3):151.
[5] 刘敬,曹海英,何纯义,等.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 36(2):69-73.
[6] 王茂贵.小儿胃肠道特点、粘膜屏障与胃肠道功能障碍.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 3.
[7]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6-4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5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