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雪梅 张连宝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 将6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碱(对照组),观察两种药物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生化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效果优于熊去氧胆碱,能迅速降低生化指标,改善孕妇胎盘功能。
  【关键词】 妊娠期胆汁淤积;低分子肝素;熊去氧胆碱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孕期仅次于乙肝的常见病,也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为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早产等,特别是妊娠晚期突发性胎儿死亡[1];对孕妇的影响主要为胆汁淤积所致的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及产后大出血等。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十分复杂,至今都不是非常明确,为降低胆汁淤积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产科就诊的IC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范围:妊娠28~37周的 ICP患者,经查体排除内外科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及其他产科并发症。ICP患者在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诊断标准[2]:①于妊娠中、晚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的症状。②血清胆汁酸(TBA)升高,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谷丙及谷草转氨酶升高。③可伴有轻度黄疸,血胆红素约在1.55 mg/dl。④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呕吐、食欲佳、虚弱及其他症状。⑤一旦分娩,瘙痒迅速消退,肝功迅速恢复正常。⑥无其他内科合并症。
  1.2 方法 常规治疗方法为①鲁米那0.03 g,3次/d,连服2周。②维生素B族、E、K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入维生素C 3 g、辅酶 A100U、肌苷0.2 g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治疗组ICP患者自入选后开始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皮下注射,1次/d,连用2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碱,250 mg口服,4次/d,连用2周。若患者服药期间有出血趋向,一经发现,立即停药,若出现胎儿窘迫 、 羊水过少、不可抑制的宫缩,估计胎儿基本成熟或已达37周,均应积极终止妊娠,短期内不能经阴道自然分娩者应果断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ICP患者血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ALT、AST4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榆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结论
  I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报道不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虽然目前对病因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ICP可能与雌激素代谢、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而肥胖、不孕、母体糖尿病或慢性疾病与之无关,与前次妊娠丢失可能有关[3]。有报道发现由于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代谢反应过强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可引起窦状腺囊泡对牛磺酸的摄取量减少,使胆盐及电解质转移减少而产生胆汁淤积[4]。Sopulved等认为高胆酸血症可引起胎盘绒毛血管痉挛,血管阻力增加,流经胎盘绒毛间隙的氧和血流量减少而致胎儿灌注及氧交换减少引起胎儿窘迫;另一方面可刺激胎儿结肠运动导致胎粪排出,羊水污染。现有文献报道认为,ICP与妊娠高血压一样,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浓缩,血流流变性减退,引起肝脏血流滞缓,血供不足,肝细胞缺氧,小叶内毛细胆管阻塞,引起肝内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酸(UDCA)是人体内一种内源性胆汁酸,内科用于治疗胆汁淤积,减少胆汁的肠肝循环,而对ICP患者的治疗,作用慢,尤其对重症患者可能在治疗过程中胎儿发生意外。肝素是一族天然酸性粘多糖,是一类组成上最复杂的糖胺聚糖,在体内外都具有抗凝血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和活性,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肝素可改善胎盘功能已得到证实,ICP患者高黏度血栓症、微循环障碍、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血症恰恰是肝素治疗的强指证。因此,在常规应用护肝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后,血生化指标下降迅速,效果明显优于熊去氧胆酸。
  参 考 文 献
  [1] 刘小红.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1例.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986 987.
  [2]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28.
  [3] Heinonen S, Kirkinen P. Pregnency Outcom with intrahepatic eholestasis. Obstetrics &Gynecology,1999,94(2):189,193.
  [4] 左万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5,22(6):3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