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HD)治疗中的抗凝作用。 方法 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每组50例。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 研究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指标(出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CT(12.50±3.17)min、PT(13.54±7.56)s、PLT(181.64±21.57)×109/L、APTT(53.60±10.52)s;参照组患者CT(16.71±5.21)min、PT(13.41±7.64)s、PLT(172.56±16.63)×109/L、APTT(70.55±12.64)s;治疗后, 两组患者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 P=0.932>0.05);研究组患者CT、PLT、APTT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2.357、7.288, 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患者无出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7.43±1.25)min; 参照组患者出血4例、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12.64±1.56)min;研究组患者出血例数少于参照组, 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167、18.429, P=0.041、0.000<0.05)。 结论 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明显, 可有效防止血液凝固, 同时不加重出血, 故可在临床中大规模运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抗凝
在目前临床中常用血液透析治疗保障急性肾功能衰竭, 而防止凝血是确保治疗进展顺利的重要前提[1]。持续性抗凝作为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必要环节之一, 当激活凝血机制后可对血液透析的疗效产生较大影响。普通肝素属于抗凝剂的一种, 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 虽能起到一定抗凝作用, 但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性, 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大出血, 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低分子量肝素属于一种新型抗凝药物, 与普通肝素相比, 其抗凝作用更为明显, 且出血风险性较低。因而,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4例, 女26例;年龄27~74岁, 平均年龄(50.50±27.50)岁。参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27~75岁, 平均年龄(50.50±28.5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且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 2 方法 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 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 于透析开始前静脉注射普通肝素2000 U, 后续3 h内注射普通肝素共1000 U, 并在透析治疗结束前 1 h停用。研究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在透析治疗开始前静脉注射4000 U低分子肝素, 透析过程中不需再次给予, 若患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可给予2000 U。且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所有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及出血情况予以观察并有效记录。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是否顺利:若需判定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是否顺利, 对其管道内部及透析器内部是否出现凝血现象予以观察即可, 其中透析管道凝血为2级、透析器凝血为1级, 未凝血为0级。后续在投透析过程中还需明确是否存在出血情况及过敏情况。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CT、PT、PL、APTT)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指标(出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CT(12.50± 3.17)min、PT(13.54±7.56)s、PLT(181.64±21.57)×109/L、APTT (53.60±10.52)s;参照组患者CT(16.71±5.21)min、PT(13.41± 7.64)s、PLT(172.56±16.63)×109/L、APTT(70.55±12.64)s; 治疗后, 两组患者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 P=0.932 >0.05);研究组患者CT、PLT、APTT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2.357、7.288, P=0.000、0.000、0.000 <0.05)。
2. 2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无出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7.43±1.25)min;参照组患者出血4例、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12.64±1.56)min;研究组患者出血例数少于参照组, 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167、18.429, P=0.041、0.000<0.05)。
3 討论
临床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危重疾病, 若未接受及时、高效的治疗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严重时可引发死亡[2]。在生活若存在2周及2周以上少尿甚至无尿情况, 同时伴随水钠潴留、消化道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等尿毒症相关症状应给予重视, 提高警惕, 及时至医院接受治疗。若在早期确诊后需第一时间开展血液透析治疗, 有效对患者无尿期或少尿期予以缩短, 对患病期间出现的病理性生理病变进行有效纠正, 避免并发症发生, 加快患者机体康复。以往, 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一般运用普通肝素达到抗凝目的, 但可造成高危出血风险, 因此降低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危险性, 保障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普通肝素为有效预防血液透析管道与透析器内部血液凝固, 效果显著, 且已在临床获得广泛认可[3]。但其不能有效降低患者透析出血风险, 临床为避免此种情况, 通常尝试过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 但在透析期间血流量不足或透析器内部凝血等情况发生几率较大。新型低分子肝素的有效运用更具优越性, 其在发挥抗凝作用同时可降低患者出血几率, 相较而言生物利用率更高, 临床运用过程亦快捷、安全。相较于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不易与血清蛋白及血管内皮细胞结合, 亲和力较低, 具备更长的半衰期, 慢性肾衰竭时代谢速度较慢, 因此一般情况下在透析前给药一次即可, 无需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给予[4]。低分子肝素主要通过对凝血因子Xa予以选择性作用从而发挥自身抗凝效果。若分析量<5000 Da, 其具备较强FXa活性, 可对FXa进行有效抑制, 同时不会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本研究中研究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显著, 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内均未出现凝血现象, 且透析治疗过程中及透析治疗后亦为出现情况出现, 同时对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予以了有效缩短, 进一步证明低分子在透析治疗时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 更具安全性[5-8]。
本研究中研究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相较于参照组实施普通肝素抗凝治疗而言更具优势, 结果显示:治疗后, 两组患者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 P=0.932 >0.05);研究组患者CT、PLT、APTT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2.357、7.288, P=0.000、0.000、0.000 <0.05)。研究组患者出血例数少于参照组, 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167、18.429, P=0.041、0.000<0.05)。
綜上所述, 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优势明显, 可在预防血液凝固的同时降低出血风险, 因此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惠, 任建光. 低分子肝素与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抗凝中的作用比较.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7):1024-1026.
[2] 陈银杏.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评价.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14):53-54.
[3] 左显明. 低分子量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分析. 医药前沿, 2016, 6(22):116-117.
[4] 王兆成.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抗凝中的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6, 35(25):137-138.
[5] 李玲, 倪春燕. 脑干出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床旁血液净化枸橼酸抗凝治疗及临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3):94-95.
[6] 刘芝萍, 徐萍飞. 低分子量肝素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33例. 中国药业, 2013, 22(9):108-109.
[7] 蒋洪燕, 张慧惠, 刘君. 超小剂量肝素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1(11):131-132.
[8] 段淑芬, 马茜, 郭丽娟. 不同抗凝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10):116-117.
[收稿日期:2018-1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