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炜 李晓兰 缪兴全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的超声特征。方法 术前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及康复治疗后对照。结果 28例患者中,跟腱完全断裂13例,部分断裂8例,挫伤7例。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跟腱损伤,闭合性;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54-01
  
  跟腱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开放性跟腱损伤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对闭合性跟腱损伤的程度比较困难。而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跟腱损伤的程度,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患者28例。均有明确的急性外伤史,病程1 h~2 d;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8-67岁,平均33岁。临床表现:10例患者足跟上方皮面软组织明显凹陷,11例患者Tompson征阳性;余患者表现损伤部位局部疼痛、肿胀、提踵无力及踝关节屈活动受限等。所有患者无论是否手术,诊断前均做了超声检查。
  二、仪器与方法
  仪器:Philips HD11和西门子Sequoia 512型,探头频率8-12MHz。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双足置于床外自然下垂,扫查时要横向、纵向,左、右跟腱对比检查,观察患处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肌肉各层。嘱咐做背屈及背伸动作,注意动态观察跟腱纤维结构的完整性,了解断裂的部位、断端及周围组织,测量跟腱的厚度及宽度,断端分离间距等,并与健侧对比。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挫伤、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三种类型。诊断标准如下:1、挫伤:声像图表现为韧带单纯肿胀增厚,结构完整。2、部分撕裂:韧带肿胀,部分纤维连续性中断或局部变薄。3、完全撕裂:韧带完全连续中断,断端分离。
  结 果
  本组28例患者超声提示跟腱完全性断裂13例,部分断裂8例,挫伤7例经手术及康复治疗后证实临床诊断与超声检查结果相符。跟腱完全断裂声像图表现:纵切可见跟腱纤维光带连续中断或消失,宽约1~3 cm,内呈低或无回声,其周围可见少量液体回声;断端回缩、增粗(≥6mm),呈不规则高回声,多数边缘不整齐。横切面可见跟腱带状高回声消失,可见絮状软组织部分填充;跟腱部分断裂声像图表现:纵切时可见跟腱纤维粗细不均,边缘不光滑,断裂部位变细,回缩的断端模糊不清。横切面见正常跟腱部分呈中高回声,断裂部分的跟腱呈低回声,横断面积缩小。跟腱挫伤者7例,声像图表现为跟腱纤维局部增厚,回声增高,结构连续性完整,周边偶可见少量不规则液体。
  讨 论
  正常跟腱超声纵向扫查呈中等平行丝状回声,由两条回声线包绕,跟腱平均厚度约4~6 mm(宽12~16mm)。表现为一个中等回声的纤维样结构,回声较均匀,具有连续性,横向扫查在其起始部表现为椭圆形的高回声,中段呈略不对称的卵圆形,腱包膜完整清晰,内呈细斑点状较强回声,止点呈椭圆形高回声[1]。急性跟腱损伤包括开放性及闭合性跟腱损伤。临床对前者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对在踝部时尚有一定的屈伸功能的闭合性损伤的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目前Tompson试验是临床检查诊断跟腱是否完全断裂的有效方法。超声可动态观察到由于小腿三头肌的被动收缩,近侧断端随之一同向近侧收缩移动,松开肌肉后断端又可恢复原位,而同时踝关节无任何运动,明确了跟腱断裂的存在[2]。但据报道[3]临床对跟踺断裂的误诊率为20%~30%。如跟腱断裂后未行手术治疗,瘢痕愈合后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已有报道[4]超声在跟腱断裂的诊断准确率达80%~90%。总之,高频超声是判断跟腱损伤程度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金锐,刘吉斌.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14―116.
  [2]张启光,于红霞.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2例.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16(5):365.
  [3]Mafull N.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ubcutaneoust ear of the Achilles ten一don a prospective study in 174 patients.Am J Med,1998,26(2):266―270.
  [4]Bleakney RR,tallon C,Wong JK,et al.Long-term ullrasonographic feature of the Achilles terdor after rupture.Clin J Sport Med,2002,12(5):273―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