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宁东 廖霄玲 覃志永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中检出的697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进行药物试验并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共478株,占68.58%;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22.38%;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28.55%;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32.1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有很强的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应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卫生,防止鲍氏不动杆菌播散;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控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1)03-0258-03
鲍氏不动杆菌是一类有荚膜、无动力、需氧、革兰氏阴性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它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能力,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和危重患者及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并出现多耐药现象,给临床选药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现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帮助临床合理用药。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门诊患者标本,从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697株,送检标本包括痰液及n凼拭子、创面分泌物、引流液、血液、脓液、尿液等标本。
1.2分离鉴定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牛产的ATB Express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细菌鉴定条。
1.3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由安图公司提供M-H培养基,按照CLSI标准判断结果。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1.4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5统计方法
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病原菌检出率与标本、病区分布
临床送检的16209份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697株,阳性率4.3%。697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ICU、呼吸内科、儿科共388株,占55.67%。送检标本中以痰液为主,共478株,占68.58%;其次为分泌物,占12.20%。男性患者457例,占65.57%;女性患者240例,占34.4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详见表1。
2.2药敏结果
697株鲍氏不动杆菌刘15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分布以痰为主,占68.58%,是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菌,其次为分泌物,占12.20%。木院标本分布广泛,许多病区均有分布,大多数患者集中在ICU、呼吸内科、儿科,可见原发性疾病严重、侵人性操作多、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是该菌的主要感染对象。从患者人群中的分布来看,新生儿及大于40岁患者感染率较高,提示新生儿因机体抵抗力低更易发生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且感染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鲍氏不动杆菌显示出多药耐药趋势,从本院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托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已达到28.55%和32.14%。697株鲍氏不动杆菌中,29株(4.16%)对受试药物全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高耐药率与其复杂的耐药机制有关,耐药酶的产生包括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金属酶、D类OXA碳青霉烯酶、氨基糖苷类纯化酶;外膜蛋白的减少、缺失或突变;药物“外派泵”的形成,AdeABC型外排泵与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有关;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如gytA、parC基因突变可使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此外,鲍氏不动杆菌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和整合子等可移动基因元件获得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目前,舒巴坦复合抗菌剂已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最后选择。
鲍氏不动杆菌可存在于1.0%~3.0%健康人的皮肤、咽部和大便中。因此,加强医务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不必要侵入性操作、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可以用于治疗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已不多,如何合理用药,达到预定的疗效,减少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正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 高莉丽 英文编辑: 郑明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