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联合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英洪
【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3间歇疗法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48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活性VitD3脉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观察组,n=24)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n=24),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4例中治愈17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24例中治愈11例,好转4例,无效9例,两组的疗效不同(Hc=5.104,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8%(23/24),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血BUN、Scr、血钙、血磷、PT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血BUN、Scr和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和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0.01)。结论:PTH水平升高可能是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之一,间歇大剂量活性VitD3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疗效显著,可能与快速降低血清PTH水平有关。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血液透析;活性维生素D3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1-812-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1.025
尿毒症脑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阶段,主要是毒素在体内蓄积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致脑内血循环障碍,但尿毒症脑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而且目前常规血液透析效果欠佳。我院自2003年1月以来采用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疗效显著,且目前国内鲜见报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毒症脑病患者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51.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高血压肾病9例,狼疮性肾炎5例,痛风性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病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9~26个月;入院前均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血肌酐707~2 600 μmol/L,尿素氮35.5~58.6 mmol/L。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的诊断标准[1],并具有以下一项以上临床表现: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精神错乱、抽搐或癫痫发作、昏睡及昏迷。经脑电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及相关检查后排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肝性脑病、失衡综合征、铝中毒等其他疾病。48例随机分为大剂量活性VitD3脉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观察组,n=24)和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n=24),两组在年龄、性别与临床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支持疗法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用瑞典产Gambro AK 95血透机、Gambro透析器(面积1.3m2)、血路管;Baxter碳酸氢盐透析液,控制血钠浓度138~142 mmol/L,血流量180~250 ml/min;用颈内静脉插入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全身肝素化抗凝,普通肝素钠首次剂量10~20 mg,以后每小时追加10 mg,有出血倾向者用低分子肝素(速碧凝)2500~5000 IU一次注入;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超滤量每次1.0~2.5 L;首次透析2 h,以后每次递增0.5 h,最长4 h;首次透析后,隔日透析1次,1周后改为每周2次,共观察4周。为防止透析失衡综合征,诱导透析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静脉滴注50%葡萄糖溶液40~6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100~200 ml或20%人血白蛋白50 ml。
除上述治疗措施外,观察组在透析后给予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活性VitD3(罗盖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μg,每周2次,共4周;对照组不给予罗盖全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透析后4周的疗效治愈:尿毒症脑病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尿毒症脑病症状缓解;无效:尿毒症脑病症状无明显缓解。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记为有效率。
1.3.2 检测项目 检测透析前(治疗前)及透析后第4周(治疗后4周)清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计算钙磷乘积(Ca×P)。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AKx-〗±s)表示,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24例中治愈17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24例中治愈11例,好转4例,无效9例,两组的疗效不同(Hc=5.104,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8%(23/24),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血BUN、Scr、血钙、血磷、PT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血BUN、Scr和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和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0.01)。
3 讨论
尿毒症脑病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出现在透析治疗前,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倾向于是尿素氮、血肌酐、胍类、有机酸等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酸中毒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引发脑和周围神经代谢紊乱。有研究[2]报道尿毒症脑病与某些中分子毒物在体内蓄积有关,中分子毒物如β2微球蛋白、胍基琥珀酸等在体内潴留,抑制了K+Na+ ATP酶的活性,造成能量代谢障碍,离子转运异常,进而导致神经突触功能受损,延缓神经冲动的扩布,导致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病变。另外,PTH已明确是具有神经毒性的物质,PTH也可能是引起脑细胞内钙离子代谢紊乱,使神经突触功能受损,信息加工处理功能障碍,导致尿毒症脑病的发生[3]。尿毒症脑病常规药物治疗及单纯血液透析效果欠佳,虽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对尿毒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如可清除β2微球蛋白、PTH等中、大分子致病物质[4],但因其价格昂贵且受血透室设备条件限制而不易普及。本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加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疗法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与常规治疗加血液透析的疗效不同,观察组的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62.5%),P<0.01。
观察组治疗后4周的血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甚至与同期无尿毒症脑病的慢性肾衰竭常规透析患者透析后血PTH[(311.7±40.7)ng・L-1]的水平相当,推测与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治疗有关。VitD3在体内形成的1,25-(OH)2D3能增加钙的吸收并激活钙结合蛋白基因间接抑制PTH分泌,且能直接在基因水平上抑制PTH的mRNA合成,使钙调定点下移从而抑制PTH的形成与分泌[5,6]。
使用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治疗的不良反应是高钙高磷血症。但未经特殊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多为低钙高磷状态。本研究中,所有纳入研究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的钙磷乘积小于65,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治疗后4周钙磷乘积也无明显变化,故使用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治疗是安全的。故大剂量活性VitD3间歇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脑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17-1420.
[2] NICHOLLS A J,Nervous Systen//DAUGIRDASJ T,ING T S. HandBook of Dialysis[M].2nd ed.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4.673-683.
[3]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781-782.
[4]李明喜,李学旺.在线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14(3):252-253.
[5]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38-440.
[6]陆恩峰,方如美,罗仕云,等.冲击剂量阿法D3治疗血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06,34(2):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0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