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治疗下鼻甲病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唯萍 薛建荣

  [摘 要] 目的:探讨下鼻甲手术的最佳方式,进一步明确功能性下鼻甲手术各种术式的适应症。方法: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治疗98例下鼻甲病变。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32.6%,显著改善率38.8%,改善率28.6%,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为最佳下鼻甲手术方式,并且适应证广泛。
  [关键词] 下鼻甲病变;功能性下鼻甲手术;鼻内镜
  [Abstract] Objective:To make clear the indications for each kind of function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find out the best way of inferior turbinectomy。 Method :98 patients of inferior turbinate disease were treated by FIT under endoscope。 Result: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 year after operation,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FIT is the best way of inferior turbinectony and the indication of FIT is wide.
  [Key words] inferior turbinate disease function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endoscope
  下鼻甲病变是导致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障碍最常见病因,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02-2006年我科开展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治疗下鼻甲病变9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98例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18-65岁;鼻阻塞6月-18年;其中,下鼻甲黏膜肥厚48例,下鼻甲骨质肥大或位置异常(高拱、内移)30例,下鼻甲息肉样变20例。
  1.2手术方法
  下鼻甲隧道式减容术,适用于下鼻甲黏膜肥厚者。麻醉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于下鼻甲前端自其附着处作向下纵形切口,切开黏膜,用小剥离子由切口伸入沿下鼻甲骨表面,由前向后,分内外侧作隧道式分离,然后伸入电动切割器,由前向后,分内外侧削薄肥厚下鼻甲黏膜,术毕复原两侧下鼻甲黏膜,凡士林纱条加压固定。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
  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适用于下鼻甲骨肥大者。麻醉采用鼻腔黏膜面膜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于下鼻甲前端自其附着处作向下纵形切口,切开黏膜,用小剥离子由切口伸入沿下鼻甲骨表面,由前向后,分内外侧游离下鼻甲骨,以筛窦咬钳咬切肥大下鼻甲骨质,术毕复原两侧下鼻甲黏膜,凡士林纱条加压固定。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
  下鼻甲骨外移术,适用于下鼻甲位置异常(高拱、内移)。麻醉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以鼻中隔剥离子从下鼻甲外侧根部将下鼻甲骨折,再以鼻中隔剥离子压迫下鼻甲内侧面,使其外移。术后凡士林纱条加压固定。
  下鼻甲塑形术,适用于下鼻甲息肉样变者。麻醉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以多角度电动切割器作下鼻甲息肉组织切除并塑形。术后凡士林纱条加压固定,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鼻腔通气良好,下鼻甲大小,黏膜色泽恢复正常;显著改善鼻腔通气明显改善,下鼻甲大小,黏膜色泽基本正常;改善鼻腔通气改善,下鼻甲较术前缩小,黏膜表面不光滑,色泽暗红;无效鼻腔通气无任何改善,下鼻甲大小、黏膜色泽较术前无改变。
  2、结果
  术后随访1年,治愈32例,32.6%;显著改善,38例,38.8%;改善28例,28.6%;总有效率100%。鼻腔干燥、结痂6例,鼻腔粘连4例,鼻出血5例,无一例出现鼻甲萎缩。
  3、讨论
  下鼻甲病变改变了鼻腔的正常解剖结构,缩小了鼻腔通气道,是引起鼻腔通气,引流功能障碍最常见病因[1]。慢性炎症、结构异常、滥用药物、手术损伤及其他因素都可引起下鼻甲的病理性改变。下鼻甲病变一般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往往要通过手术治疗。下鼻甲手术的适应症:1肥大的下鼻甲与鼻中隔黏膜接触,使用血管收缩剂也不能有效缓解的鼻阻塞。2下鼻甲骨质肥大或高拱、内移与鼻中隔黏膜接触而影响通气或影响了中鼻道的引流。3下鼻甲息肉样变阻塞了总鼻道或下鼻道大部分或完全阻塞。4下鼻甲后端肥大或息肉样变阻塞1/2以上的后鼻孔,压迫咽鼓管咽口,同时有鼻咽部分泌物滞留。5怀疑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病因之一[2]。下鼻甲手术都是围绕着缩小下鼻甲体积和恢复鼻腔正常解剖结构来进行的。随着有关鼻腔鼻窦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以及鼻内镜在临床的广泛运用,下鼻甲手术经历了多次不同的演变,由最初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发展至今天的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理想的下鼻甲手术应该是既缩小下鼻甲体积,恢复鼻腔正常解剖结构,改善了鼻腔通气,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下鼻甲黏膜完整性,使得术后鼻腔黏膜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正是依据这一理念设计的微创手术,并且根据不同下鼻甲病变设计了不同术式。下鼻甲隧道式减容术,适用于下鼻甲黏膜肥厚者,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适用于下鼻甲骨肥大者,下鼻甲外移术适用于下鼻甲位置异常(高拱、内移),下鼻甲塑形术,适用于下鼻甲息肉样变者。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1部分病人下鼻甲病变并非单一病变,而是两种或多种病变并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病变联合采取多种功能性下鼻甲手术。2术中最大限度保存黏膜的完整性,适当削薄黏膜下组织,保存部分下鼻甲骨,这样就最小限度扰动鼻腔黏液纤毛系统,保持了下鼻甲正常几何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下鼻甲应距鼻中隔,鼻底均约3-5mm,前端后端无肥大,外侧面不影响鼻泪管引流,鼻腔基本无裸露的手术创面。总之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是最佳下鼻甲手术方式,并且适应证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Sulsenti G,Palma P,Tailored nasal surgery for novmalization of nasal resistance,Facial Plast Sury,1996,12:333-345.
  [2]许庚,杨钦泰等.对下鼻甲手术的评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10:197-1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5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