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是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阶梯,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但教学与生活世界是怎样联系的?教学要不要回归生活世界以及怎样回归生活世界?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教学的功能和质量,进而影响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的具体落实。人们通常认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教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这种认识无疑是对的,但教学的真谛远比这种认识深刻得多、复杂得多。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
  一、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世界
  现实生活世界通常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条件、具体生活问题,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各种关系等。教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一方面是指现实生活世界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无穷无尽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课堂知识的应用对象、实践活动的场所等。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既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审视和检查,又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总结提高。教学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学生的学习也容易出现动力不足、无法联系实际、认识能力低、知识掌握不牢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指教学要为学生融入现实生活,适应和改造现实生活世界创造条件。教学应当全力为学生提供“生活通行证”,使其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塑造自己,了解社会、理解他人,从而参与集体事业,适应社会生活。教学应当教会学生怎样生活,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应当怎样创造美好的生活世界。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创造生活的技巧和本领,从而成为生活的创造者而不是生活的适应者。教学离开了现实生活世界,就会变得虚幻缥缈,毫无价值。忘记教学的基本功能而盲目地回顾生活,教学也会最终失去生机和活力。
  二、教学要紧跟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就决定了生活世界不但是五彩斑斓、气象万千的世界,而且是发展变化、动态更新的世界。人类要生存,就得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更新。生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更新的过程,生活世界的动态更新决定了教学必须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教学必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紧跟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教学如果能把握住生活世界的脉搏,紧跟生活世界的更新,就能帮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生活世界中更好地锻炼提高自己,更深刻地认识生活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式,从而保持其时代感和超前性。教学紧跟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如纳米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二是多元的文化意识,如多元文化、多元思潮、多元理想信念、多元价值、多元审美情趣、多元生活习惯等;三是不断涌现的新生活现象,如网上交际、电子商务、农村城镇化、经济市场化、生活社会化、信息实时化等;四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吸毒、赌博、卖淫、洗钱、战争、恐怖主义、流行病等;五是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如人与自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家庭、责任与权利、领导与群众、老板与雇员、上级与下级等。
  三、教学要瞄准未来的生活世界
  由于生活世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克服对生活的狭隘性、功利性和短期行为,保持对生活的开放性、前瞻性和理想性。既要立足眼前的、现实的生活,又要面向未来可能的生活,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作为育人的教学工作,不仅要着眼现实生活需要,让学生了解和适应现实生活,而且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基础、做准备,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教学如果不能面向未来社会和未来的生活世界,不能面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需求,就无法使其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可能的生活。教学瞄准未来的生活世界,一方面,教学内容要有前瞻性、启迪性、开放性、预见性,使教学与生活的前沿紧密相接,激励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教学使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不足和问题暴露出来并予以剖析,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定论不断质疑,思想不断发生碰撞和冲击,由此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批判反思,主动谋求新答案,提升积极创造新思维、新观念、新生活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生活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而且也为学生稳步地迈向未来生活创造条件。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超越现实生活。
  四、教学要注重精神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物质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二是抽象的、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应同时关注上述两个方面。但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偏重现实的、具体的生活世界,而对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世界有所忽略。如何塑造学生高尚的人品人格,如何培养学生纯洁的心灵和道德,如何造就一大批志向高远、胸怀宽广、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新型人才,就目前来看是说的多做的少,强调的多落实的少,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个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学应立足现实生活,着眼具体生活无疑是对的,但教学更应抓住生活的灵魂――精神生活,更应关注的是提升生活和超越生活,即教育学生思考和认识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思考什么样的生活境界最美好,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健康,怎样生活才能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生。因此,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高尚精神和道德的熏陶。要对现实的、具体的生活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并实行科学的整合,加以提炼、深化和创造,做到去丑留美、去伪存真、惩恶扬善、扶正压邪,把教学的全过程变为塑造学生崇高精神境界的过程。教育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五、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内心生活世界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不是要用教师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来限制
  学生对生活世界的憧憬,而要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人身份和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是以生活者的丰富多彩为基础的,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生活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保证学生未来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走上生活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内心的生活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善自己的形象,做到既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学生的服务者,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生活世界,包容学生对生活世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要用对话、协商、沟通、引导、交流等方式,给出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看法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对生活世界的审视、辨别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洞察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经验,使他们能在广阔的领域中发现、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