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朗读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构成要素,朗读能力的强化必须从小学学年段便严格抓好,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就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加以分析,以期为深化对于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的认识,为行之高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出言献策。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和默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改推行以来,基本上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都强调学生应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知强化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性,如何有效做好朗读指导是需要语文教师们深入探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立足于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究:
  一、绘声绘色的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好的范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情感,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小学生大多朗读水平有限、理解力不足,但他们却具备较强的模仿力,联系这一特征,于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仔细聆听那些发音标准、感情饱满的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掌握好发音、断句。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示范也同样不能忽视,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第一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原文,正好音,停好顿,第二步给学生放映事先准备好的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图,并配上柔和、轻缓的背景音,笔者便随背景音和景色图开始进行范读。学生们在这样的范读氛围中一边赏析小兴安岭的美景风光,一边屏气凝神地倾听课文范读,笔者适时把握机会,让学生进行试读,学生们一个个兴致高昂,纷纷效仿笔者刚才的朗读状态开始朗读,总之,范读引导的实时融入,可以使学生以最迅速、有效的途径感知课文的语境和情感,并及时投诸于课文的内容情景中。
  二、多元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朗读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多个人一起齐读,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读,一般而言,比起这些固化传统的朗读方式,爱玩喜动的小学生大多喜欢更为趣味性的朗读方式,如表演读、引读、按角色读、配乐朗诵等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指导中需立足于朗读材料,事先做好调研准备,哪一篇文章的哪一个片段应当采用哪一种朗读方式,需事先规设好,如此方可以开展有目标、有重点的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中包含大量的对话,在朗读时要想做到声情并茂,便需要正确把握好对话中各人物的情感,教师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掌握好人物的情感,例如:在朗读《陶罐和铁罐》一文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将课文读熟,然后让他们画出文中体现陶罐、铁罐内心情绪的词语,如傲慢、谦虚、轻蔑、恼怒等等。在深入感悟了这些词语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活动,学生甲朗读铁罐的部分,学生乙朗读陶罐的部分,如此更有助于学生感受陶罐、铁罐的情绪和情感,学生在朗读时也更容易投入感情,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在选取朗读方式时,要注意教师的范读可以适时插入到不同的朗读方式中,当学生读得不够准确时,教师应给以范读指导,让学生掌控好朗读的基调,但也要注意,范读仅仅是一种引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学生的自主朗读,要留出充足的自主朗读时间。此外,齐读方式也要谨慎应用,特别是于小学中低段的学生而言,齐读容易导致唱读、浑水摸鱼等问题,一是无益于朗读效果的发挥,二是容易扰乱学生的朗读情感。总之,朗读方式的科学规划至关重要,哪一段落适合哪种朗读方式需要教师事先考究,联系朗读文本、学生的朗读水平合理规划,认真落实好每一次朗读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强化。
  三、加强练习,扩充朗读时间
  定期性的朗读训练是强化朗读水平的重要方式,循环往复的朗读训练不可缺少,教师在实践引导中,需加倍重视朗读训练,并扩充学生朗读的有效时间,使学生可以在一次次训练中敢于朗读、大声朗读、学会朗读。除了课上有限的朗读训练,教师也需重视起学生的课外朗读,多多为学生挑选一些适合朗读的文本,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朗读,例如:在学习完《守株待兔》一文时,给学生精选一些适合小学生朗读的寓言故事,在学习完《大禹治水》一文时,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民间传说让学生课下朗读,如《精卫填海》、《女娲造人》等等。以此种方式实现课上朗读指导同课下朗读练习的巧妙衔接,实现朗读教学的有机拓展,使学生在课上、课下的朗读结合中慢慢强化朗读水平。
  四、注重朗读评价,引导学生知己知彼
  课堂上的朗读评价呈现出一定的鼓励、反映、策动作用,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适时给以客观真挚的朗读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反思、归结并改正,发现读得好的地方,优化读得不好的地方,可以督促他们不断强化朗读能力,在体会语言独特魅力的同时激发朗读的踊跃性。在朗读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多给出一些发展性、激励性的评语,少一些终结性、独断性的评语,比如发现有学生朗读的语速过快时,可以给出这样的评语:“这位同学朗读时一气呵成,发音准确、清楚,若是可以减慢语速,融入感情去读便没什么缺点了”。以类似激励式的评语,先肯定学生的亮点,再随机引出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接受自己的不足,继而再适时提出发展性的建议,为他们指明优化的方向,如此欲抑先扬式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以乐观的心态纠正朗读缺陷,在潜濡默转中养成优良的朗读习惯。
  五、立足理解,感悟朗读语境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这是不言而喻的。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在摹仿入境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从而感悟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这应该是我们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理想的追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朗读中,学生可以切实深入课文文本,探寻课文独特的情感内涵和语言价值,并学习描述手法和行文技巧,做好朗读指导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在实际引导中,语文教师需基于授课实际和学生学情,挑选多元高效的朗读指导策略,引导学生真正爱上朗读,在朗读中不断强化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晓悦.语文教学中的“读”领风骚——浅谈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13(02).
  [2]王永珍.小學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3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