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融合现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了解当代高职医学院校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现状,探索二者融合的有效策略,为推动高职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苏州市某高职医学院校2000名医学类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医德意识整体较强;学校的医德培养成效明显,但仍有待完善;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的融合度有待提升。结论:学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丰富教育内容和实施路径,注重各类师资队伍的有效整合,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 医德培养 思政课教育 高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4.042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ir integr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Methods: A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000 medical students from a medical college in Suzhou. Result: Medical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medical ethics is strong as a whole; the effect of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in schools is obvious, but it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Conclusion: Schools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al concept, enrich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all kinds of teachers, strive to create a clean and health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focus on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学类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其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殊性,比起其他大学生来说,在具备宽厚知识底蕴的同时,更迫切地需要提升人文素质。[1]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这也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对新形势下,推动医学人才培养及高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市某高职医学院校的2000名医学类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范围涉及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共5个专业。回收有效问卷1938份,有效回收率为96.9%。其中大一的占67%,大二的占30%,大三的占3%;男生占16%,女生占84%。
1.2 研究工具
在综合参考国内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学生医德意识、医德培养现状、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融合状况 4 个部分组成。通过预调查并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问卷条目进行筛选,最终的问卷共包含32个条目。使用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的医德意识较强,整体医德素质较高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95.2%)认为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高达95%的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德培养很有必要,其中85%的人认为医德培养有助于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还有10%的学生认为医德培养可以有效增强自身就业竞争优势。当被问及对“实行医德素养与毕业挂钩政策”有何看法时,76.9%的学生对此表示赞同,14.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只有8.2%的学生持反对意见。在关于“对‘仁爱救人、良医不计利’等传统医德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有90.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同时,在面对患者个人隐私时,有97.6%的学生主张保护患者隐私。在对待医务人员收红包、拿回扣及乱收费等现象时,有88.8%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在面对无陪护或无钱支付医疗费的患者时,有77%的学生主张积极救治。以上结果均表明被调查学生的医德意识较强,整体医德素质较高。 2.2 学校的医德培养成效明显,但仍有待完善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6.6%)对当前学校的医德培养现状表示满意。除课堂学习外,学生在学校接受医德培养的方式丰富多样,包括深入社区医院的社会实践(61.3%)、聆听学术讲座(58.2%)、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56.1%)、辩论宣誓等学生活动(46.6%)等,而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排在前三的依次为深入社区医院的社会实践(75.4%)、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72.9%)以及课堂理论讲授(51.4%),但由于以上活动归属于不同的主题,尚未形成专项体系。
当被问及“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单独开设医德课程”时,68.3%的人认为很有必要,29.1%的人认为可以单独开设,但其课时可适当减少,只有1%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而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发现,学校医德培养的必修课程仅为“护理伦理学”,教材中与医德相关的内容不足全部课程内容的30%,而该课程覆盖的学生比例仅为7.9%,在剩余的学生当中,有63.5%的学生表示会从“医学心理学”、“护理人际沟通及护理礼仪学”等专业课中获得一些医德方面的内容,另有3%的学生表示选修课会涉及医德方面的内容,如“舒缓疗护”,但所涉及的医德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
2.3 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的融合度有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73.5%的学生认为进行医德培养的主体应该是专业课教师,68.4%的学生认为主体应该是临床带教老师,58.1%的学生认为是思政课教师,56.1%的学生认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有34.5%的学生选择了大众传媒。在回答“思政课教师授课时涉及的医德内容占多大比重”这一问题时,12.8%的学生选择高于80%,35.8%的学生选择50%-80%,36.9%的学生选择20%-50%,14.6%的学生选择低于20%。当被问及“对于在思政课中融入医德内容的态度”时,80.2%的人表示非常欢迎,13.7%的人认为意义不大,只有1.7%的人持反对态度,另有4.5%的人表示说不清楚。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进行医德培养的主体应是多元的,倡导全员参与。与此同时,调查还显示,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师在医德培养中的作用是比较认可的,但当前思政课的授课内容与医德相结合的内容仍显不足,无法满足医学生的需求。
3 对策与建议
3.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医学教育也应从对医学生的心灵感化和情感体验着手。教育者通过爱和尊重去教育和感化每一位学生,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会自觉地将救死扶伤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行动指南,在他们为病患服务的时候,会自觉地将尊重和理解回馈到患者身上,竭尽所能救治病人,这也就达到了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医德培养的初衷。
3.2 切实丰富教育内容和实施路径
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出发,把思政课教育与医德培养相结合,使“大医精诚、诚于品德”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促进。并以对生命的尊敬和人的温情提升医学专业课的温度,[2]使其与思政课程一起,形成医德培养的协同效应。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在现场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医务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一并向实习生传递,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将医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医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3.3 注重各类师资队伍的有效整合
首先,重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包括思政理论课教师、心理学教师、医学人文学课程教师,这是开展思政课教育和医德培养的主力军;其次,努力打造一支具备較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专业教师团队,加强专业课教师利用专业课课堂进行思政教育和医德培养的力度;再次,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等管理人员的协同力,利用他们在学生一线工作的优势,将正确的理念和价值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3.4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医学院校应首先从校园文化环境入手,上到办学理念、教风学风,下到遍布校园的名医雕塑、文化碑廊等,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锤炼。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思政课“第一课堂”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本校特色和资源,以活动、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到无处不人文、无处不文化,使广大学生在“载体教育”中不断增进人文素养。
3.5 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传统的试卷考核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估医学生的素质水平,而应以其综合素质为标杆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首先,我们应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将其心中的“理想我”唤醒。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将自身化作学生的榜样和标杆,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楷模。在此过程中,要尽量实现激励效果的量化,科学的评估机制应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到动态监测,使整个评价机制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平,黄智燕.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探索课程教育研究[J].新教师教学,2016(27):14.
[2] 方建宏,刘群英.培育的路径:把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6,238-2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76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