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审美教育在高校美术教育的渗透作用及实施渠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依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高校其他学科中,渗透融合审美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无法代替的意义。在实践中,美育功能大多是通过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来实施,教师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美术教育中,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审美教育  高校美术  渗透  实施渠道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128-02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为学生建立其正确的审美观念。与此同时,学生的情操可通过审美教育得到有效的陶冶,提升其创造力,最终推动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其全面的发展有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渗入审美教育的作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科学及艺术两个重要的方面构成了一个发展全面的人。在其成长中,审美活动之所以被教育部门所关注,是因对人的一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审美活动的开展,以理论学习的方式及实践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逐步影响到学生的心智及其个人修养,也因此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过高校美术的审美教育,将“美”与“真”逐步渗透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进而影响学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提升其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术态度及其精益求精地钻研学术的精神,也因此得到有效推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事业观、人生观等,都是在大学阶段逐步发展成熟,这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审美教育的培养虽然是从小学、中学开始,但是以启蒙、引导为主,是通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达到科学的诉求与探索。而大学阶段的美术审美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审美的内容也随之广泛,在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衔接上,也更加鲜明突出。学生通过高校美术教育内容,对社会、世界的认知也逐步提升,进而产生自身的思考。例如,对美术的鉴赏、绘画、雕塑、陶艺、手工制作等,学生的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开启创新思维。利用动手制作的過程,完成手脑结合的思考,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其较为严谨的思维模式。以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为今后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塑造。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通过高校美术的审美教育,将“美”与“善”逐步渗入学生的成长中,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为社会风险出更大的价值,发挥其无法代替的作用。通过对美术审美活动的实践、学习,将人的心灵逐步净化,道德情操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扩展其思想追求。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也会因此得到有效推动,培养其社会奉献精神,使学生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发挥出来。
  第三,在高校审美教育中,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及文化自信。学生通过对审美教育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在学生心中,并以此建立社会主义信念。中国传统的文化大多是各个民族的传承瑰宝,是我国最为珍贵的宝藏遗产。在高校美术审美教育中,文化传统的传承便是起点。现阶段,全球文化以多元化的趋势呈现在大众面前,一些资本主义采用文化侵蚀的手段对我国的社会化主义信念进行破坏。在高校美术审美教育中,渗入传统文化,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及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中,我国祖先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创造了不同的珍宝,如青铜器、画像、陶瓷、书法、绘画等,这些文化瑰宝都是我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瑰宝。应使高校学生建立坚定的信念,将我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粹取,并依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发展。
  第四,良好的审美能力可有效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大学生鉴赏能力便是通过美术审美教育而培养,与此同时,还可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情趣。高校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大学阶段正在形成,为提升其美术的审美能力,而提升其个人修养,高校学生应学会取其精华,进而使之融会贯通。
  2  高校美术审美教育渗透的实施渠道
  中小学审美教育与高校美术的审美教育相比,后者更加灵活,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需求,在教学的方式上,其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以多层次的方式进行,关注于学生是否可积极自主地参加其活动,更加强调其实践效果。与此同时,在大学阶段,高校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学习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具备一套更加完整的教育目标,以科学、合理化的体系,对课程门类进行规划,对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其专业特征,对学生的创造力及批判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从整体进行分析,高校的审美教育是以课堂教学及课余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公共选修课作为考虑重点,在选择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个学科的学生都会通过此课程有所提升。比如,现代艺术赏析、美术概论、中外美术赏析等普遍意义的课程,专业的特点并不会因课程受到局限,学生可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一些美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得到有效提升,也同时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源。
  专业的基础课或者是不同学科,比如素描、色彩、雕塑、创意制作、纤维艺术、陶艺等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发展都是以这些课程作为其基础。很多高校将公共教研室作为授课安排的地点,将不同学科之间的专业予以有效渗透,进而达到师资共享的目的。还有部分高校采用虚拟教研室的授课形式,通过虚拟教研室为很多二级学院开展速写、雕塑、水彩等课程。当然,所开课程的要求便是需要与专业的发展相契合,与本专业特点相结合,对教学手段、内容、评价等做出相应的要求。
  突出高校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并对此强调,这便是课余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产生的教育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被艺术化,这便是通过艺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生活起到了关键性的效果,生活得以改造。
  在大学阶段,活动最为普遍的便是艺术社团活动,高校学生生活因此得到了一定的丰富。社团活动中,美术的审美教育实践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国画社、书法协会、陶艺工作室等,以丰富的学习、培训内容将大学生的美学观念进行有效培养,学生以此获得一定的技能。与此同时,专业教师的指导、专家的参与也对艺术社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艺术社团因此获得不断提升。
  运用各种展览的形式,例如科技艺术节、各种艺术比赛等的活动,使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的欣赏中,这不乏包括,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通过积极参与,累积其经验,以此获得评价,接受更多、更加广泛的美学信息,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得到有效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中美术审美的教育,对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中,有着无法代替的意义。在十九大会以指出,高层教育的内涵,以创新作为其驱动力,结合其发展战略,以此保障审美教育的顺利落实。
  参考文献
  [1] 鲍时东.江西民间美术素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价值[J].江西教育,2011(Z1):38-39.
  [2] 王勇.高校美术审美教育学科渗透的作用和实施途径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2018(6):93-95.
  [3] 蔡志奇,黄晓珩.普通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美育的渗透[J].科教文汇,2009(21):218-2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4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