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信平台的耕作学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研究将微信平台引入华南农业大学耕作学课程教学中,针对目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内涵难以具象化、碎片化时间未有效利用、应试特征明显等问题,创建课程学习公众号,设计教学、资料、拓展和交流四大模块,构建该课程学习平台。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微信平台使耕作学课程转变为以课上与课下、集中与分散、教师与学生间深度互动为特点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微信平台;耕作学;交互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2-0246-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WeChat platform into the teaching of farming system cours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including the difficulty in reification of knowledge connotation,in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fragmented time,exam-oriented learning feature,we created a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of the farming system course,and designed teaching modules such as teaching,resources,supplementary materials and communication.By using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this course,the cultivation course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characterized by on-class and off-class,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and deep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mproving the teaching result of the farming system course.
  Key words    WeChat platform;farming system;interac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
  我国大学目前普遍采用的课程教学方式为单向型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方式,其教学本质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辅以课堂多媒体形式,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课后再进行练习考核以评价学生课程掌握状况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却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导致被动学习。农学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就具有“被动填鸭式”的学习特点。
  近年来,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深入影响国内主流人群的媒体接触方式,甚至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微信成为大多数人每天必须接触的新媒体[1]。2012年,腾讯公司在微信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应用,提供了一整套的后台内容管理应用,可以实现对关注用户的个性化多媒体回复、主动推送、双向交流[2]。目前,微信公众号在政务类服务、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移动化、个人、企业、机构等组织的推广传播方面已经起到了许多重要作用[3-4]。以微信平台为手段,已经有教学研究人员在医学[5]、基础课[6]、通识课[1]、传媒专业[7]、英语[8]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对于农学专业课程中如何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的研究尚未有报道。
  因此,本研究拟将微信平台引入华南农业大学耕作学课程教学中,针对传统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设计,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农学专业课交互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效果,也为课程学习的长效性搭建有效平台。
  1    耕作学课程当前教学模式的问题
  1.1    知识内涵难以具象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研究方向的不断深入,耕作学课程中接收到的新概念、新模式、新案例的可能性越来越多,而这些知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以接触。特别是对于农学专业学生而言,大量学生缺少农事活动经验,对新型农机具、农艺管理技术、作物生长状态等方面缺少形象化认知,使这些内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难度加大,仅通过课堂幻灯片演示和教师语言解释难以使学生理解具体内容。视频资料是将相关农业技术、机具或原理进行具体化展示的有效途径,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长中,难以对每一项内容进行充分展示,需要课前或课后向学生补充视频进行预习与回顾,但受限于传播和考察途径,教师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在课前或课后观看了相关内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1.2    碎片化时间未有效利用
  传统课堂教学以集中式讲授为主要方式,这要求学生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学习同一内容,但每个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有差异,同一个学生不同时间由于身体、心理状态的不同其接收能力也有差异。在完全集中式授课的条件下,课堂课程结束后,学生若对特定知识点没有理解,将难以找到其他机会补充学习。现有的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等形式,也只是部分课程的课后复习途径,而且这类课程通常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视频版,还是需要学生抽出较长时间学习。事实上,尽管大学生课程较多、课外活动丰富,但其碎片化时间也相对较多,如果能够提供技术手段帮助大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预习、复习相关知识点,或进行小练习,将对学生课程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1.3    应试特征明显
  传统课堂教学是在短时间内(某个学期)对某一学科领域的主要内容向学生传授,学生往往在考试过后就不再关注这门课程,容易忘记所学知识。但事实上,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领域后,要适当创造长期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有机会接触该学科研究,使学生能在未来进一步应用该学科知识,有兴趣时能马上参与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下,耕作学课程“考完就忘”的现象明显,缺少学习的长期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2    微信平台教学的特点
  2.1    教改設计门槛低
  由于每位学生都可以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当前条件下,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微信平台开展课程改革非常便捷。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和维护相对简单,模块设计较为自由,只需常见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即可完全支撑平台搭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教学要比许多高校提倡使用的“在线教育”系统简单和有效许多。总之,采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改革的技术门槛较低。
  2.2    教学内容时效性增强
  由于现在国内高校的教师大部分都在教学的同时从事科研工作,时常到外地出差调研或是参加学术会议。比如,因为农学研究的区域性特点,耕作学课程的教师就常常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能看到当地新兴的农机设备、农事技术和农业服务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需要进行拍照、记录,在后续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将新兴农业进展融入到课堂现有知识体系中,才可以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出现资料遗失、印象不清、缺少时间整理的问题。如果采用微信平台教学,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相关内容推送给学生,还可以现场发表感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
  2.3    教学素材多样化
  由于微信平台上可以针对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超链接等不同方式教学素材的推送,所以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课时限制,许多有价值的视频、拓展资料无法直接提供给学生,通过微信生态,就可以便捷地进行多样化教学材料的推送。
  2.4    教学互动自助化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教师可以直接上传教学资料,建立导航交互菜单,学生则可以自助选择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自定义回复功能,自主查询教学资料、常见问题;提出个性化的问题,由平台自动或教师人工进行回复[9]。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课前学习任务,学生既可以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进行小组在线讨论,教师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得到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选择性地讲解相关内容,并进行课后交流与测验[10]。这些特点使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自助化和主动化。
  3    基于微信平台的耕作学课程教学策略
  一是基于微信公众号在传统集中式学习的基础上研究碎片化学习的辅助效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课程常用资料、课件、多媒体素材,并提供课后小测验模块,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前课后的碎片时间进行差异化学习,改善学习效果。二是基于微信公众号构建师生间全天候线上线下交流通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常见问题解答、重点难点解析、课程作业要求等模块,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主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答案,解决以前教师常需多次向不同学生回答同一问题、耗时耗力的困扰;同时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内向教师反馈,也可学生间交流,构建师生间无间断地交流、学习通道。三是基于微信公众号构建课程长期学习平台。在教学期间以及课后,教师不定期地向本课程微信公众号关注者推送相关学科知识及最新学科前沿进展,学生可以在课程技术后也一直参与到该课程的建设、学习当中,逐步打造相关课程体系的长期学习平台。
  4    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在2018学年采用上述教改策略搭建了华南农业大学耕作学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在平台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分别设置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和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该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以课程考核成绩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参照指标,评价该公众号平台是否有利于提升农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并收集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该公众号平台。在研究过程中,以自然实验法为主,在学校自然教学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即耕作学课程是否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来观测因变量(即学生课程考核成绩与学生课后反馈),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来完成本项课题研究。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后,学生平均成绩和优良率相比于往届学生有一定程度提高。从教学反馈上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该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加有趣、充实,知识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并建议在今后其他课程中都能够搭建微信平台帮助学习。
  5    结语
  通过耕作学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性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课上与课下、集中与分散、教师与学生间深度互动的交互式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生微信使用普遍的背景下,将微信平台引入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当中时间、内容、深度上的差异性需求,将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真正落实了教育部所提出的“四个回归”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6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524-531.
  [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78-81.
  [3] 黄楚新,王丹.微信公众号的现状、类型及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5(7):5-9.
  [4] 季明,高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江苏高教,2015(4):114-116.
  [5] 罗良涛,刘仁慧,陈晓芹,等.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病案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展望[J].继续医学教育,2017(1):47-48.
  [6] 林南省.微信公众号在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40):153-154.
  [7] 王丽芳.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微信平台建设[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7,21(4):75-78.
  [8] 郑红红.浅谈教师微信公众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55-156.
  [9] 吴珂.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通识课程教学互动平台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2690-2691.
  [10] 许慧敏.浅谈微信公众号与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63-2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9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