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堂改革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严建军

  摘  要:应对当下社会对建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自己的一线教学实践,分析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加强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材料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106-02
  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政策下,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各类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引发各类建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建材的基本性质和检测办法。《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通过介绍各类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组成、技术性质、实验检验、存储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学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达到节约材料、节约能源的目的。
  1  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1.1 课程内容多、逻辑差、实践强
  建筑材料课程是各类建筑材料和工程相关的实验的总结,涉及水泥、混凝土、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等12个章节的内容,而每个章节又都相对独立,各章节又包含材料的性质、验收、检测、选用等多方面知识。大量的文字性内容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大多教师理论联系实践差,让课堂毫无生气。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2 课时量减少,单课内容增多
  在新的专业建设方案中,要求提高实践教学比重,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被大量压缩,单课内容增多,而照本宣科的教学使得学生和老师都感到疲惫。
  1.3 涉及面广、系统性差
  建筑材料涉及水泥、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传统材料,同时新材料的不断问世,各类新型材料已经在工程中广泛使用,教材虽然也在更新,但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而且每种材料之间的联系少之又少,相互独立。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逻辑,很难适应新的学习方法。
  1.4 考核方式单一
  建筑材料课程通常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学习,作为专业基础课,很多院校直接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成绩,无法体现出课程特点。
  2  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方法单调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和教学实验。可对于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来说,单纯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验,无法满足行业对学生的需求。現行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所学知识无法满足日后工作中的需求,遇到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
  2.2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验仅能让学生对材料检验有粗浅的认识,学生对材料的检测仅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操作中,片面地学习使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材料实验检测,更无法实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基础技能的培养。
  3  教学改革
  3.1 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主动学习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枯燥的理论让学生厌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是首要问题。例如,实际生活中某工程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不合格的水泥制品,导致房屋坍塌,损失惨重。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事故?使学生对水泥品种的合理选用及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感兴趣,接着再提出:假如你是质检员,如何检验水泥是否合格?通过一个个的小问题,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让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
  3.2 更新内容
  我国是建筑大国,更是砌体与混凝土大国。在以往的教材中,主要以砌体材料和混凝土材料为主要内容。近年来,大量的钢结构厂房建筑和新型的装配式建筑的兴起,伴随着各类钢材、新型屋面材料、保温材料等广泛应用,急需补充大量新的相关内容。例如,以往我们将钢材内容大部分集中在混凝土用钢中,而现在要大量补充钢结构中的各类型钢、钢管、钢板等知识内容,以便使我们的教学和工程实践更好地相结合。现在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建筑,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内容会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3 现场教学
  教室是每个学生感到乏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学校的试验检测实验室、实训工厂、工地等,改变教学环境减少学生的抵触,增强学生对建材的直观感性认识。关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教室里讲很多遍,学生依然很难区别二者的特性。在实训工厂中,只需要将二者及硬化后的两种水泥石对比,两种水泥的特性一目了然。对于木材的干缩,好多的同学总是记不住各向的收缩异性,现场只需将不同切面的木材干缩后进行对比,学生总结得比老师还好,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和老师都很轻松。当然,由于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测试技术和规范标准处于持续动态的发展,这就对相应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地提高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会工作在建筑一线,现场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施工现场工作的胜任,例如,水泥的强度、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混凝土的塌落度、抗压强度,砂浆的分层度、强度,钢材的抗拉、抗弯等实验会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场施工的施工员也经常要求验收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能够看懂各类材料的检测报告对于现场施工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4 教学新手段
  除了传统的讲述教学手段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材料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课前利用网络平台的学习,提出经典案例,对案例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对各项信息收集、分析、联系等,这是一种内容丰富,意义非凡的学习。课中讨论分析,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和熟悉工程环境。演示教学法,可以通过课程动画、实物演示、简单实验演示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5 公平考核
  为了减少从前考试决定考核,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局面,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结合课程的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考核方式。因此,我们避开以往的“考勤成绩+考试成绩”考核方式,改为“动态考核+静态考核”模式。动态考核包括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课程参与程度,静态考核包括学生的考勤和考试成绩。具体的考核比例划分为:实验成绩占30%、课程的参与度占20%、考勤占20%、考试占30%。实验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的参与程度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的积极性,考勤代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考试代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中加大与工程实例相关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工程实际情况的能力。增加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内容,为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上述的考核方式反映出高职院校对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视,体现考核的公平。
  4  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推进,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依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以达到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新.高职院校建筑材料教学改革探索[J].教科导刊,2015(10):128-129.
  [2] 许旭先.案例教学法在《建筑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2(20):73-75.
  [3] 邸海燕.浅谈信息时代下建筑材料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电子测试,2013(10):188-189.
  [4] 周伟华.应用型本科《建筑材料》教学及考核的改革研究[J].四川建材,2015(12):306-308.
  [5] 傅伟永.开放式实验模式在建筑材料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30-31,45.
  [6] 何文敏.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07-110.
  [7] 王霞.创新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价值工程,2012,31(36):238-2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9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