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ESP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6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正式地将ESP正式列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尽管国内外有很多研究者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但是目前对ESP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达成共识。该文分析了目前ESP教学的概况,提出了将合作学习应用于ESP教学的观点,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ESP 合作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117-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7年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分成了一般、较高和更高3个层次。更高要求就是针对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提出的。2016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正式地将专门用途英语正式列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国家对ESP的重视程度,同时,这也是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结果。
1 ESP教学概况
ESP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利兹大学巴伯教授的论文《现代科技文的一些显著特点》标志着对ESP语法研究的开端。20世纪80~90年代,语篇分析研究对ESP教学产生影响,出现了体裁教学法等与社会制约性相关的教学方法。进入新世纪,对ESP教学研究仍然呈上升趋势。欧洲大陆的ESP研究着重在ESP的描写,英国则侧重于大纲与课程方面的研究,而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更倾向于ESP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国的ESP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出现了科技英语研究热潮,各种科技ESP纷纷出现,例如“机械英语”“ 电工英语”“医学英语”等,也编写了很多相关的教材,但受当时条件所限,这些教材系统性不强,更多聚焦于较难的科技词汇和长句,加之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轰动一时的科技英语教学逐渐淡出。改革开放以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对ESP的研究也渐渐恢复。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如束定芳、王守仁、蔡基刚、季佩英等)都对ESP做出研究,根据他们研究可知目前对于ESP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ESP教学是针对具体学科的英语教学。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加速,社会需求日益增高,在情况下中,ESP学习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同时利用ESP知识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在增加。2010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因此,将合作学习应用于ESP教学中具有很大可行性,有助于提高学生ESP的学习的效果,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2 合作学习在ESP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 合作学习的特点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在8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合作学习在教学策略和教学理论体系上较其他模式更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因此,在欧美国家得以盛行。进入21世纪,我国的研究者们开始将这种模式应用到教学当中。合作学习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学习小组的方式,在评价方式上以学习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的评价标准。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改善课堂学习学习气氛,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其他教学模式更快捷、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根据合作方式的不同,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分为: 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四种形式。根据学科领域和教学内容的差别,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针对ESP 教学主要以采取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合作形式。
2.2 合作学习在ESP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2.1 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由于ESP学习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并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建立学习小组应将学习者的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性别等因素考虑在内,同时还应该注意各小组间的整体平衡。首先,要选出合格的小组长,虽然学习小组成员间是相互配合共同学习的关系,但是小组仍然需要一名组织协调人员,因此一名成绩良好、团队合作意识强的小组长对带动组员学习、与教师和组员沟通都非常必要;其次,尽量确保学习小組间整体专业和英语水平的均衡,这样有利于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再次,学习小组的成员要根据学习进度、效果等进展保持动态调整;最后,也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性别及性格因素。可以说成功的划分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尤其是生生互动学习模式的顺利进行的前提。
2.2.2 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和过程
学习内容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精心筛选学习内容,选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或者任务量较大的内容,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例如,在设计在真实情景中使用ESP进行对话、谈判等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训练,或者翻译整理难度略高高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材料,需要小组成员讨论或互相协作查阅资料才能完成。实施合作学习时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合作学习任务并制定合作学习方案和个人计划等。
2.2.3 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合作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与讨论。教师要鼓励学习者学会聆听与分享,形成良好团队合作精神。首先,要客观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其次,要尊重他人的见解,听取不同意见,采纳不同观点;最后,在学习者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出反馈意见,引导他们思考并改进不足。
2.2.4 制定有效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而且还要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因此,评价合作学习的结果需要将个体评价和集体评价结合起来,目的是鼓励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评价内容应该包括课堂参与,任务完成、学习效果、合作精神和个人贡献等方面,评价方式应该采取教师评价与组间交叉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应该给表扬和加分等奖励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改善课堂学习学习气氛,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其他教学模式更快捷、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尽管目前业界对ESP教学的模式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将合作学习应用于ESP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季佩英.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框架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界,2017(3):16-21.
[2]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 2016(3):2-10.
[3] 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