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虚拟现实的模拟导游英语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方丽

  摘  要:旅游业的大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该文旨在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来优化模拟导游英语教学过程,以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展现行业风采的高素质英语导游。
  关键词:虚拟现实  模拟导游英语教学  情境认知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94-03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has made immediate demands for tourism practitioners of high-qu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VR technology in simulated tour-guide English teaching, aiming at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 and cultivating market-oriented qualified international tour-guides.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Simulated Tour-guide English Teaching; Situated Cognition
  導游作为旅游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职业,其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导游服务,尤其是涉外导游服务,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除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技能外,还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充满感染力的口才、大方得体的外貌礼仪、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1]。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涉外导游成为各大旅游院校教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对导游人才的培养若进行实地实训效果固然好,但由于受资金、课时、人力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的学习主要还是集中在校园里。笔者认为,充分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优势创设高仿真度的模拟教学环境,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学校硬件特色、行业调研和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思考与对策。
  1  模拟导游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现状分析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有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提供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与活动,以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为理解和经验的互动创造机会;提供接近专家以及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观察与模拟的机会;在学习的关键时刻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指导或搭建“脚手架”;在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创设可扮演多重角色、产生出多重观点的情境提供可能的帮助;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组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以便从中吸取经验,丰富默会知识,促进清晰表达以便使缄默知识转变为明确知识[2]。
  基于这一理念设计的模拟导游英语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导游工作实务和专业技能为导向,将英语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考虑。授课内容围绕导游员从机场、车站、港口等迎接旅游者后所涉及的六大导游工作程序,包括致欢迎词、市容游览(景点讲解)、入住酒店、商定日程、处理突发事件和送团等展开,通过在不同场景中导游活动的示范与演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熟悉旅游活动各个环节、规范导游语言的特点,使其具备规范化接待与服务的能力[3]。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角色模拟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仍待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机械背诵的旧模式难以打破,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欠缺。据相关行业负责人反映,上岗带团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会机械背诵导游词,不能灵活驾驭与游客的深度交流;知识面不够宽,随机应变的能力差。以上问题的出现与诸多因素有关,从教学角度来看,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优势创设高仿真度的模拟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变机械背诵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理解性学习。
  2  虚拟现实的技术优势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创建一个酷似客观环境又超越客观时空的、能沉浸其中又能驾驭其一的和谐人机环境,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真实的体验和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4]。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以全方位地获取环境所蕴含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虚拟现实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
  虚拟现实技术自诞生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模拟、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城市规划、医学生物、娱乐、艺术、教育、旅游等领域,与网络、多媒体并称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三大技术。在教学方面,虚拟现实所特有的多感知性(Multi-Sensory)、浸没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构想性(Imagination)等特征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般多媒体技术的不足。虚拟现实在实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入问题存在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建构虚拟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和人机互动的趣味性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背诵为理解性记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5]。   3  虚拟现实在模拟导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学校大力建设的现代化三维立体教学设施——环幕导游模拟试验室为进一步优化模拟导游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硬件设施。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一整套完备的集群系统可以在环幕导游模拟试验室以3D模式展示机场、饭店、上海地区主要景点,如外滩、人民广场、东方明珠、豫园、玉佛寺、新天地、朱家角,以及山体景观和水体景观的典型代表如泰山、西湖等一系列导游工作场景,不仅大大丰富了现有的网络视频教学资源,而且促使教学手段向科学化、高效益方向发展。该文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导游情境分别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参与者与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环境的真实交互。
  3.1 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设计
  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更是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6]。模拟导游的课堂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在教学目标的指導下,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出特色鲜明的角色,还应设计出角色之间可能面临的矛盾冲突和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在进行景点导游时,可以设计出导游员和不同年龄段的性格各异的旅游者角色,以及他们对讲解内容的不同要求;在入住酒店时,可以设计出前台工作人员、行李搬运工、有特殊住宿要求的游客、客房设备维修人员、处理投诉问题的经理等角色以及可能出现的摩擦。
  角色间矛盾与问题的设计需要密切联系行业实际,以挂职锻炼或行业走访的形式收集整理第一手的教学案例,或参考旅行社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切实做到教学实训与行业需求紧密联系,克服纸上谈兵、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从亲身经历的旅行或影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中搜索旅游相关信息,协助教师设计出形形色色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角色。总之,角色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接下来角色模拟的效果,教师需要在这一教学环节多下功夫,多用心思。
  3.2 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仿真度,体验职场特点的环节。学生是角色模拟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学生既“说”又“做”,充分体现了“干中学,学中干”的教学原则。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思维灵敏性。学生在模拟过程中,需要共同参与、协同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锻炼。角色模拟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课堂实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在这一环节,教师的指导工作应着重体现在: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必要的学习资料,包括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行业实用英语句型、导游服务技巧等,要让学生认识到,书本知识并不是全部,要多渠道寻找相关资料;当好课堂的“监控者”,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做实时记录,适时指导、及时点评,避免让学生将这一体验职业特点、锻炼语言交流的机会变为单纯玩乐的秀场;引导学生通过演练不同角色来更好地规避文化交际中可能遭遇的禁忌与尴尬,涉外导游无论在口头表达,还是肢体语言方面都有更高的职业要求,因此,语言的运用和礼仪的表现都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3.3 虚拟现实为依托的模拟导游应用实例
  以景点导游英文讲解中玉佛寺的授课为例。这一单元的难点之一在于数个与佛教有关的专有名词。这些单词不仅多,而且大多来自梵文,难以记忆,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难点之二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大多数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对历史悠久的佛教知识知之甚少,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玉佛寺的图片或音像资料,通过增强直观性来提升授课效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足之处仍很明显。首先,静态的图片缺乏真实景观的丰富层次和整个景区的关联性[7],难以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音像资料多为中文版本,即便有英文配音,内容也较为肤浅,点到为止的解说达不到景点讲授的深度;最后,音像资料虽具有解说展示功能,却难以实现场景演练的交互功能,不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导游特质和技能。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集群系统可以在环幕导游模拟试验室里以3D模式演示景点玉佛寺,将学生带入一个动态的音图并茂的三维虚拟环境中,宛如置身于玉佛寺的景点现场。集群系统设置了配有中、英、日、韩多国语言的自动导航讲解,内容翔实,语言生动,符合导游词的创作特点,实用性强。教师在做示范讲解时可通过鼠标或键盘的设定键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漫游方式的转换、特定场景的切换、拉近、暂停等操作;同样,学生在演练时,也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实现与三维虚拟环境的互动与交流。学生在观摩了教师的演示之后,可以模仿教师进行讲解,也可以根据情境需求自行更改或设计游览线路,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佛教和玉佛寺的相关知识开展别具特色的讲解活动。例如,当一名学生进行模拟讲解时,其他学生可以模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美国的、德国的、西班牙的、印度的、南非的,等等,通过不断提出问题与“导游”进行实训演练。游客抛出的问题可能是针对景点实物的,如,“Why does the Buddha sit on a lotus?”“What does the antithetical couplet mean?”;也可能是由景点延伸出去的话题,如,“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Where is Shaolin Temple?”“How many Chinese people believe in Buddhism?”等。
  在这样的场景激励下,学生们很快便意识到,要想回答好“游客们”的问题,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需的:不仅语言知识要过关,须下苦功夫熟记基本的专有名词,还要广泛搜集与景点相关的中英文资料,不断丰富、充实已有的知识建构;机械背诵导游词的方法不可取,不利于开展与游客的深层次交流,正确的做法是在深刻理解、剖析导游词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结合游客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求开展讲解活动。虚拟现实营造的模拟情境具有高仿真性和趣味性,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这一景点的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此外,系统还设有录制学生操作和讲解内容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及时找出不足和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4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模拟导游英语教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取得了一般多媒体技术难以实现的交互式演练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鉴于该系统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其不足之处还有待发现与解决,笔者将持续关注该领域的教学改革,并进一步拓展课堂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迎.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探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114-116.
  [2] 黄建军,杨改学.网络环境下的情境认知与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3(2):13-15.
  [3] 姚宝荣,陈慧,黄建敏.模拟导游实务英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何丰,徐琪.基于Web的虚拟现实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329-331.
  [5]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241628848b315a3b.
  [6] 郭万群,杨永林.虚拟环境下的语言教学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67-72.
  [7] 邓德智,詹兆宗.基于能力本位的模拟导游全景数字教学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43-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