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医学护理的各方面,医学信息技术技能逐渐成为护士岗位必需的职业技能。本文根据当前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计算机课程的现状,结合新时代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针对这些现状进行的一些改进措施,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医院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127-02
对于医学类的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实用型的护理技能人才。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广泛使用,要求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医院能够熟练使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工作。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授课与医学信息技术技能的需求极不协调。对于医学高职院校而言,目前日益发展的医学信息技术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要求护理专业毕业生既懂医学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又要求毕业生能熟练借助于计算机这个有力的工具去录入门诊、住院病人相关信息,并与医生一起使用医生工作站,从而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院效率。加之继续教育的需求,后期又要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供的医学知识库去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授课内容和方式在这方面收效甚微。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各级机构的广泛应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都将面临这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医学高职院校的医学信息技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情分析
1.1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较大
对于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大一新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差,高中所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少,且都流于形式,掌握的理论知识少得可怜。同时由于地区也存在差异,农村地区的计算机教学就更为薄弱。总的来说,学生不能有效地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有效的知识,更谈不上服务于自己所学的专业。
1.2教师医学信息素养欠缺
计算机教师大都来源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掌握了专业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和计算机硬件知识,但是对于医学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弱。加之,目前高校开设交叉专业毕业人才缺少。既懂计算机,又了解医学信息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具体表现在,这些教師在教学中强调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对医学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讲解,缺少对医学信息技术及相关内容的讲解。结果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1.3教材的选择方面存在问题
一方面是在医院大量引入医院信息系统,很多医院都采用了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医技工作站以及电子病历系统,这些都要求医院护理人员具备医学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计算机教材选用的大多是普通院校采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从内容方面上来说,无非是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即使部分院校考虑到这样的变化,更新了教材,也无非是操作系统从Windows XP转变为Win-dows7,Office2007转变为Office2010,而往往欠缺医学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或者缺少医院信息系统的讲解和操作。学生无法认识到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在以后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4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都采用理论课后上机实操的形式。教师在教室进行理论课的讲授,学生在实训教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学形式比较枯燥。除此之外,实训教室没有安装医学信息系统的教学软件,学生不能很好模拟工作环境,无法真正提升就业竞争力。
1.5成绩考核方式落后
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考核缺少医学信息技术技能的版块,没有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点。
2 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护士的要求
医院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医院信息系统下设门诊、住院、电子病历、医技等工作站,各个环节都有护士的参与,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护士能够熟悉医院信息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熟悉就诊的各个流程,才能顺利地进行病人信息的录入、管理以及医嘱的执行等常规性的操作。这就要求护士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应用软件的功能到计算机和软件的简单维护,都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操作、处理日常简单问题,从而快速录入医嘱内容。
3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3.1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
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他的教学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要改变传统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束缚,明确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教师应当深入医院了解护士的日常工作,然后对这些工作进行分析,分解出来需要的计算机理论和实操的知识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模块划分,然后指导计算机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对于教师而言,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内容。可以结合动画、案例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这种鲜明形象的医学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护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学内容的变化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越来越早,部分初高中甚至小学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显然,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也占用了一些学时来讲授这方面的内容,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未掌握以及跟专业更加匹配的内容上。对于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认识和操作上,让学生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尽可能掌握它的精髓,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具体可以如下操作:缩减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时,在这些课时中重点介绍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常识;对于操作系统的讲解,注重对操作系统功能的了解而不拘泥于某一个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迟早会进行更新和替代,原理在这里的作用就更为凸显了;对于办公软件的介绍,可以针对性重点对Word进行讲课,主要针对电子病历系统中电子病历的撰写;图像可涉及医学图形图像处理方面了解的内容,增加月生对医学相关前沿知识的了解。
3.3安排社会实践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能之后,需要及时实操来进行强化。可以借助于学生去医院实习的时间,或者申请组织学生参观医院,让学生对从患者挂号到出院整个流程进行更深的认识.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医院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大。
3.4考核方法的多元化
教学考核方法,除了上机考试之外,借助于医学信息技术技能教学软件平台,增加对門诊护士工作站、住院医护工作站、电子病历系统等上机操作的考核。考核的评分能更加客观反映学生对医学信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5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计算机教师深入医院,特别是一些大型医院,通过对网络中心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了解,分析护士和医生的需求,这样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计算机老师的医学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打造一支计算机专业知识过硬、医学信息技术知识有力补充的师资队伍。
4 结束语
本文只是对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计算机改革做了初探,后期需要进行的工作还有很多。如何更有效地在各医院信息系统的差异性中总结出来共性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这些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佚名.高教书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3]石晓明,赵俊冉.浅谈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223-224.
[4]石晓明,贾立伟.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40-242.
[5]高职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7):97-98.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19-08-27
作者简介:石晓明(1983-),男,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3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