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措施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睢宁县创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主要措施,总结了改革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措施;启示;江苏睢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23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6年以来,睢宁县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构建以县镇农业公司为龙头、村集体合作社为支撑、新型职业农民为补充的“11841”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既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现实问题。
1 实施背景
睢宁县是苏北农业大县,可耕地面积10.3万hm2,占县域总面积的近60%,粮食产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睢宁县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困难:一是生产基础较薄弱;二是产业调整进程较缓;三是规模经营占比较低;四是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五是产销对接不够精准。
2 主要措施
2.1 突出高位推动、系统支持,做好体系顶层设计
睢宁县以系统思维为引领,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配套,自上而下推进体系建设。一是县级谋划推动。县委主要领导先后组织实地调研和基层干群座谈会30余次,在成功探索“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的基础上,创新构建“1个县农业公司、18个镇农业公司、400个村集体合作社和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11841”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二是镇村高效落实。作为试点的双沟镇率先注资5 000万元成立镇级秋歌农业发展公司,支持20个村“两委”领办种植、农机等集体合作社50个。三是要素充分保障。成立县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挥部,深度整合全县涉农资金、积极向上争取相关政策资金,集聚投入体系建设[1]。
2.2 聚焦农业增效、服务升级,夯实体系发展支撑
一是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推广“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经验,鼓励整村流转土地,抢抓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机遇和沿线优质水域资源,按照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要求,着力打造一条黄河故道现代农业产业带。二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按照“什么来钱种什么”的思路和亩产万元的目标,牵引支持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生态有机高效农业,构建以优质粮食等为主导、中草药等为特色、稻田养殖等为重点的“4+4+2”绿色高效农业种养格局。三是发展规模订单农业。创新实施“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的特色订单农业模式[2]。
2.3 注重规范管理、科学激励,推动体系健康发展
在做好各项保障、夯实发展基础的同时,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监管、完善激励,确保农业四级体系平稳规范运营。一是实行一套规范管理模式。县镇农业公司参照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分别建立企业法人、企业自负盈亏等制度,实行人事、财务、项目、绩效等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一项科学奖励机制。将体系建设纳入年度县对镇科学发展观考核和特色化考核范畴,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3 启示
3.1 勇于改革创新是做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关键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又是一项变革性的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难免遭遇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睢宁县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时,坚持解放思想,通过推进小切口创新带动全局变革。睢宁县从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双沟镇破局,通过在双沟试点开展“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引导村委领办集体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速三产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创新工作,为体系建设积攒改革经验。
3.2 坚持政府主导是做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前提
睢宁县在构建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强调政府的主导角色,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把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通过政策拉动、项目驱动和资金支持,制定出台系统性扶持计划,多次将此纳入“比学赶超”主题季考活动,施压推进,全力做好该项工作的部署、指导、监管等工作[3]。
3.3 实行市场运作是做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核心
市场化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四大特征之一,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睢宁县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在经营主体、运行机制、产品销售等方面均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或用市场思维加以推进,吸引更多的农业生产要素向农业四级生产经营体系集聚,为生产经营体系持续壮大发展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4 维护群众权益是做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基础
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干好一切工作最牢固的根基,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一项民生工程,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确保群众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保证农业四级生产经营体系持久平稳发展。睢宁县通过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规模农业,使更多的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寻找更多增收致富渠道,获得了“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就近打工”等数份收入,让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体系建设带来的实惠,也为体系的长远发展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4-6]。
4 參考文献
[1] 崔宁波,郑雪梅,于兴业.国外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模式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8(8):16-21.
[2] 刘依杭.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18(5):45-49.
[3] 朱慧.湖州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 王向辉.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发展措施研究[J].经贸实践,2018(8):78-79.
[5] 辛岭,高睿璞.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评价[J].经济学家,2017(9):73-80.
[6] 王定祥,谭进鹏.论现代农业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5(9):23-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