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农民教育培训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黑龙江友谊农场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上存在农民积极性差、培训体系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为适应友谊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亟需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培训体系、加强政策扶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创新动力和创业热情,才能为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插上翅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供应产地,农用地面积广阔,农业从业人口众多,2017年黑龙江人口总数3788.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数930.5万人,占24.56%,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截至2019年末,黑龙江省已培训农民约9万人。
黑龙江友谊农场素有“天下第一场”的美誉,土地面积约167万亩,农场职工约13万人,2018年友谊农场粮豆总产达108.58万吨,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1亿元,农业现代化水平和规模化种植程度较高,但同时也面临着空心化、“三留人员”居多、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加快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是促进友谊农场振兴的必经之路。
1、友谊农场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友谊农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农场职工培训中心、农广校、农场各职能科室共同指导下,依托农业院校、农科院、农业合作社、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培训基地,由总局农科院、管局农业局资深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授课,结合新技术和农民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8年友谊农场冬季农业技术培训1165人,农机类培训210人,试验示范培训56人,水稻苗床管理培训123人,春播管理培训71人,虫害防治类培训382人,农业生产业务技能培训276人,玉米三减技术培训121人,耕种技术培训247人。
2、友谊农场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与度较低
一方面,友谊农场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很少需要人工劳动力,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妇女老人受家庭琐事牵绊,基本不可能参与培训。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回乡接受培训,还有农户认为培训对效益提高作用不大,培训积极性差。另一方面,宣传不够。尽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好项目,但由于农户对政策了解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存在被动学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2)培训客体力量单薄
自2015年黑龙江启动农民培训工程以来,共建立10个培训示范基地,但我省垦区多、农户数量大,有限的培训基地无法满足培训需求。另外,友谊农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诸多资深专家深入基层授课困难大,培训师要么专业知识有余但实践经验不足,要么动手能力强但理论水平低,讲授内容不能与友谊农场实际情况精准对接。
(3)培訓课程单一
培训形式一般包括课堂讲授和技能实训两种,其中技能实训包括现场观摩、岗位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学员普遍学历低,课堂纪律不好,理论学习效果不佳,实践应用易脱节,培训结束发现收获不多。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基本不涉及管理、法治等,且知识更新速度慢,每期课程又多有重复,加上“自上而下”培训方案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导致培训学员、授课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三者融入不够,不能达到最佳培训效果。
(4)资金和政策保障不足
按照培训规范,各类型农民培训有规定的学时,如生产经营型培训需19天,电子商务培训需要1个月以上,但由于培训经费有限,友谊农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15天,社会服务型培训7天,培训期太短,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友谊农场改制后实行企业化运作,农户归农场管理,县政府分管行政职能,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属于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培训结业证书不能得到有效的官方认证,导致农户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影响农民参训积极性。
3、友谊农场农民教育培训完善对策
(1)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有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部分。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该工程的强民惠民利民政策要深入基层做好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户参与培训,真正做到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根本转变。
(2)完善培训体系
在培训平台搭建上,要广泛吸纳培训基地,聘请素质高、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技术骨干。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应结合农场产业结构特点,编制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培训地点不应局限于本地,可以到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省市跨区域学习交流,激发农户的创业渴望。
(3)加强政策扶持
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完善的制度支撑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切实保障经费专项资金的正确使用,引导民间金融机构给予企业税收减免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资金支持农民培训。另外,对于友谊农场改革过程中影响农民培训的问题,应该由上级管理局积极解决,落实惠民政策,振兴友谊农场,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单位:16300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6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