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将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的网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本文在概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完善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开展混合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0 . 14
1 研究背景
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首次提出“金课”概念,旨在通过打造和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高质量精品课程,全面提升高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在随后11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的互动学习形式相结合,构建了新型的外语教学模式,对促进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均有很大启发。
2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是把传统的课堂学习(C-Learning)和网络学习(E-Learning)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有效整合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师生课堂面授的双重优势,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 Blended Learning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黄荣怀等指出:“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使学生的认知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都发生了改变。”[2]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交互融合,利用慕课、微课以及各类智慧学习平台上的优质学习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3 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以教师为中心”仍是主流的教学模式
综观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在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内容的施教者、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课上教师通过讲解教材、粉笔黑板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中缺少师生有效互动以及知识内化和自我提升阶段,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较低。正如蔡基刚所指出:“没有一门课程像外语在学校中开设得那么长;也没有一门大学课程像大学英语这样占大多数学生几乎一半的大学学习时间;更没有一门课程是全國统一性的,其考试成绩关系到学生的学术生涯,甚至求职利益,但又很少有一门课程的效率比外语更低。”[3]
3.2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
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要求高校教师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然而就目前来看,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师长久处于传统教学的舒适区,对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线上学习资源和平台应用敏感度较低;有些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多媒体、PPT、视频、音乐这一狭隘层面;一部分资历较高年纪较大的教师凭借自身经验开展教学的状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段还比较单一,局限于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软件上的某些功能(如签到、随机选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3.3 学生考核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考核方式普遍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大多和学生出勤和课堂表现有关,占比40%,期末考试占比60%,但教师大多提前划定复习范围,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从根本上存在很大弊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导致学生从学习初期就放松了对学习的重视。
4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4.1 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
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程内容设计,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度,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书目类型应为适合学生学情的双语或英文原著文学作品。学期初给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小组成员每周在课下共同合作完成小说一章内容的阅读任务,每次上课的前十分钟各小组进行读书报告展示,展示形式包括个人读后感或小组团队情景表演,在学期末写出一篇读书报告。此类读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英文阅读习惯,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地开展小组活动,包括就某一话题如英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开展小组讨论或辩论赛、习题抢答等,丰富课堂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限时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英语分享,老师再做反馈和点评,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会很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调动学生兴趣,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练习、活动的设计安排要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积极使用所学语言,以用促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同时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课堂上,当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回答开放性问题时,老师应予以积极反馈,给学生以指导和鼓励。除此之外,在改作业、授课及课外辅导等情境下,若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清楚需要提高的地方,以促进后期的学习。要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能够包容不同观点,强化发散性思维。在课下,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促进整个班级的健康发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课堂活动的开展,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2 努力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高校教师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并利用在线网络学习平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迎接现代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等相关主题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帮助外语教师逐步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应提供更多的在线学习平台信息资源,积极配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如智慧教室、录播系统等,帮助外语教师积极实践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教育教学竞赛来促进教师努力钻研和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例如举办微课制作竞赛、混合式教学优秀课例竞赛、教学技能竞赛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全面利用MOOC、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提供的各类优质在线英语学习资源,提前在超星学习通、蓝墨云、雨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上传相关的学习视频、文件资料、教学课件、知识链接等,供学生课下观看、总结,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在充分互动交流中解决典型性问题。针对单词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单词学习平台“词达人”(微信公众号)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建班、每天布置一个word list,包括单词学习和测试任务,监测和督促每位学生每天的单词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在课下养成良好的单词学习习惯。对线上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同时为教师的线下课堂节省了很多宝贵时间,可以更多地真正解决学生的疑惑之处。因此,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是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基础。
4.3 完善学生考核方式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过程由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或学生自主在线学习两部分构成,传统的学生考核机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开展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将线上预习、复习、观看微课等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线上交流互动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实时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同时,应增加学生的阶段性考核,每单元学习结束后和期中、期末阶段,教师可以将试题上传在线学习平台进行阶段性测试,最终进行总结性评价。除此之外,应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权重,使学生重视平时的知识学习和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 总结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的带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智慧化在线教学平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虽然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以及不断完善学生考核方式等,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将事半功倍、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黄荣怀,马丁,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3]蔡基刚.大学外语教学改和争议暨外语教学的学科性探讨[J]. 外语电化教学,2012(1):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08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