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太湖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介绍了太湖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安徽太湖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067-01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0°09′~30°46′、东经115°45′~116°30′之间,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大别山余脉,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水利资源丰富;东南是丘陵;中部有人工湖——花凉亭水库(又名花亭湖),南面有天然湖——泊湖。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无论山地、丘陵还是湖泊,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野生猕猴桃分布广泛,该县近年来猕猴桃产业发展较快。
  1    发展现状
  太湖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地势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高岗地。气候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无霜期达249 d。境内花凉亭水库碧波万顷,具有得天独厚的小气候条件。在县域内的山区、丘陵区及花亭湖库区,野生猕猴桃分布较广。近年来,按照适地适栽原则,该县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及市场状况,加快猕猴桃发展步伐,至2019年12月底,全县猕猴桃规模种植面积509.93 hm2,主要分布在北中镇、小池镇、晋熙镇、城西乡、大石乡等乡镇,已投产213.33 hm2,其中盛果期果园40 hm2,年产鲜果925 t,产值1 665万元。猕猴桃产业成为该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朝阳产业。
  猕猴桃产业种植效益高,成年果园效益可达15万元/hm2,已成为该县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扶贫开发最基本的抓手是产业发展,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就无从体现扶贫开发的要义,就难以保证扶贫成效,也难以巩固扶贫成果。
  增加开发力度,提高生态效益。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改善了自然环境,增加了绿化面积,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猕猴桃种植除商品生产外,还可进行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农家乐。
  促进消灭荒山,利于森林防火。虽然太湖县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尚有逾6 666.67 hm2的芭茅山,森林防火压力大,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以往由于没有较好的产业发展,致使老百姓对芭茅山的开发积极性不高,如今效益较高的猕猴桃产业对他们充满了诱惑,而芭茅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又适宜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芭茅山的开发提供了一条好路子,政府应因势利导,将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兜底产业。目前,栽培品种类型多样,有红肉、黄肉、绿肉等,主要为红肉品种,红肉品种占规模栽培面积的70%,有红阳、东红、晚红、金红一号等。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水平差,防灾能力弱。新发展的猕猴桃园大部分位于山区、丘陵区,果园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难以一次性投入到位。少数转行投资农业的企业,对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不太了解,盲目跟风,园地选址与整治、苗木栽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少综合考虑,造成管理及排灌困难,相应技术措施难以实施到位。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为红肉品种,绿肉、黄肉品种比例较小,红肉猕猴桃品种占比达到70%以上,抗溃疡病能力弱,病害防治压力大。三是加工水平低、贮藏保鲜能力不足。所产猕猴桃主要靠鲜销,随着猕猴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投产果园面积增加,产量必将大幅提高,现有的保鲜能力非常薄弱;全县尚无猕猴桃加工企業,新产品开发与合作刻不容缓。四是商品化处理技术有待提高。往往因为操作标准不细致、不严谨,如采后撕果袋、包装、分选等程序操作不规范,导致猕猴桃商品果率不高。好的果实必须有好的包装才能畅销市场。五是技术薄弱,管理粗放。留守农村的大多是“386199”人员,直接从事猕猴桃产业的生产管理者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差,能够达到用工条件的少之又少,无法选择用工,工效低,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而且技术很难到位。六是机械化程度较低。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急需提高果园机械化水平。目前,在太湖县猕猴桃园管理中,除少数果园利用机械化除草外,大部分未使用机械,机械化程度低[1-2]。
  3    对策
  3.1    加大规模基地建设
  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应有针对性地培育几个建园标准高、管理机制优、综合技术应用全面、市场信息获知能力强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3.2    搭建猕猴桃产业联盟
  搭建能站得高、具有龙头作用的产业联盟,共享包括市场、科研、技术、气象与病虫情预报等在内的信息服务,助推“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开拓通畅直销渠道。充分发挥拳头的力量,不断提高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
  3.3    加大培训,提升产业链
  拓展“技术+管理+营销”的系列培训与服务,增强“场、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工企业合作,探索优质高效生态模式、省力化栽培模式,提升机械化水平,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获得更大的效益[3]。
  3.4    加大品牌建设
  充分利用太湖县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加强园地管理,加大“三品一标”创建力度。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考核、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创建名优品牌、叫得响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使其无愧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有机食品县”的称号。
  3.5    加大示范引领力度
  通过典型引领带动,县级抓好示范片,乡镇级抓好示范点,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的优质丰产的生产技术规程,适地适栽适管,通过示范提高全县猕猴桃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优质果率,提高商品价值,助力乡村振兴[4]。
  3.6    培育新型主体,引领产业带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规模经营为引领”的主要原则,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经营大户+困难户”“无劳动能力无技术的农户采取托管代种”等模式,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吸纳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种植,给予资金补贴、增加贷款信用额度等支持,使贫困群众持久长期地获得收益,达到“双赢”。
  4    参考文献
  [1] 卢梦玲,王友海,吕志藻,等.做优做强宜昌市猕猴桃产业的思考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6):165-168.
  [2] 李莹,郭祎.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果树资源学报,2020,1(2):66-68.
  [3] 陈镇,李秀丽,陈志伟,等.中国猕猴桃育种及品种选育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增刊2):300-307.
  [4] 肖涛.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4):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08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