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丹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生产现状
  1.1发展规模。山丹县食用菌主要是香菇和黑木耳,其次是双孢菇。2018年全县种植食用菌500万棒,其中种植黑木耳300万棒,香菇200万棒,生产鲜品250万公斤。全县已建成生产能力500万棒(袋)以上的食用菌企业3个,50万棒(袋)以上的企业3个,食用菌合作社12家,规模种植户达到了27户。引进了黑木耳、平菇、秀珍菇、榆黄菇等品种试种,收获3.5吨。
  1.2经济效益
  1.2.1香菇种植收益情况:农户种植香菇每棒收入8元左右,减去菌棒款4.2元,水电费、雇工费等费用1.3元,每棒纯收入2.5元,1座菇棚可种植0.8-1万棒,一个种植周期收入2.5-3万元以上。
  1.2.2双孢菇种植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双孢菇全部被工厂化生产占领市场,分户简易菇棚已经全部淡出。2018年只有爱福公司20座菇棚进入循环生产,每年每棚生产3次,每棚每次出菇10吨,年产量30吨。每吨毛收入1万元,扣除成本0.6万元,纯收入0.4万元。
  1.2.3黑木耳种植收益情况:黑木耳种植技术自2016年引入山丹县种植以来,种植规模逐步扩大,每个黑木耳菌棒售价4.2元,可产鲜木耳1.5斤,每斤售价4元,每个菌棒产生价值6元左右,扣除管理及其他费用1元,每个菌棒产生经济效益0.8-1元。每个菇棚种植1万棒,每座菇棚收入约1万元左右。
  1.3精深加工现状。山丹县食用菌销售多数以鲜食为主,加工的只有残次菇,而且都是销售给外地企业加工,另外是加工盐渍菇。2018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爱福公司与市农投公司合作投资1000万元,新建年加工蘑菇酱800万瓶、蘑菇果蔬脆片1200吨的食用菌产品生产线1条,已投入生产。其次是菌糠、菌渣的二次加工利用,由丝路盛丰公司、金禾谷公司投产的基质有机肥生产线可以全面消化县内废菌包,实现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的二次利用。
  1.4特色品牌建设方面。加强食用菌“三品一标”认证,县政府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注册商标和创建名牌产品。至目前已取得双孢菇绿色食品标志1户,申报香菇、黑木耳、香菇干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2户,3个品种。爱福公司、曼西公司、三禾公司分别创建了“菇东东”、“曼西”、“西北悠然”食用菌商标品牌。
  2存在的问题
  2.1种植管理水平低。一是管理粗放。大多农户投身食用菌种植后,短期内对精细化管理不够,科学管理不强,对政府、对企业的依赖性强,自身缺乏主动性。二是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导致种植管理跟不上,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高。三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系统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技术指导跟不上,造成食用菌生长关键环节技术指导不到位,致使种植效益低下,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2.2资金扶持缺乏连续性。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效益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连续补贴2-3年,使带头发展的農户能依托政府扶持,减少风险,提高发展的积极性,使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发展资金不足是制约山丹县农户、合作社、企业发展食用菌的制约“瓶颈”。
  2.3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一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由于设施条件的限制,虽然勉强解决了菌包生产和养菌环节的技术问题,但产能不足,生产季节与生产需求不匹配,致使好菇卖不到好价。二是菇棚建设存在技术差距,在菇棚通风、温湿度控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三是对农户技术指导跟不上。在发展初期,一个技术员只能知道好10-30座菇棚,而山丹县目前的农户技术指导只能靠企业聘请的技术骨干偶尔下去指导一次,县内没有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生产。
  2.4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山丹县虽然引进了几家食用菌企业,但由于这些企业大多资金实力不足,周转困难,无法按期投入生产,不能帮助农民开展良好的产销关键环节的服务,产加销脱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3发展建议及对策
  3.1加强技术服务是关键。根据目前发展情况,建议政府安排技术支持资金,聘用一批技术人员或者支持企业聘用技术人员,全力做好农户的技术统筹指导服务工作,通过2-3年的时间,培训一批山丹县的技术示范户,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2坚持“三元双向”发展之路不能变。山丹县食用菌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即以植物秸秆和动物粪便为原料,以戈壁、滩涂、沙漠等非耕地为基地,以高效、节水、节能、节约耕地为目标,以食用菌生产为手段,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实现农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组织协调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企业,完善食用菌加工和废弃菌料加工产业链条,实现食用菌产业循环生产。
  3.3政府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劲头不能松。一是对当前已经发展起来的香菇、黑木耳产业,持续予以大力扶持。2-3年内不断给予农户每个菌棒1-2元的补助,建棚1万元的补助,依靠政策补助扶持,稳步推进扩大基地规模。二是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带动发展情况,按其生产规模和带动发展产值情况,连续坚持2-3年给予企业递进奖励,支持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市场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三是依托农投公司每年对全县食用菌企业和农户给予1000-5000万元的融资支持,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资金困难。
  3.4引进支持龙头企业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是关键。鼓励企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基地,扩大规模,逐步开展精深加工。用三年时间形成年产3000万个菌棒、年产3万吨食用菌产能,使龙头企业与产业规模共同成长,相互促进,同时壮大。
  3.5品牌建设力度要不断加大。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和《NY /T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全县食用菌菌种生产、供应的监督检验,提高菌种质量;二要制订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全面推广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三要实施无害化生产,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四要全程监控产品质量,质监部门要加强食用菌生产基地、生产过程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食用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五要积极申报无公害(或绿色)产地、产品认证,实行品牌化生产。
  (作者单位:734100 甘肃省山丹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27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