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行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已将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纳入了新课改语文教学理念。在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交流情感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教学体系。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该标准实施以来,初中语文课堂出现了新的局面,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新课标、新理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教学探索的新平台,同时,也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和执行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准确定位的情况下,要对教学方法推陈出新,选择灵活多样的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摒弃“独霸讲台”、“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一起提问,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现状
  初中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也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之一,它对学生内化人文素养、打牢汉语基础、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来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在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仍有部分问题困扰着初中语文教学,成为教学效率提高的障碍。
  (一)教学方法老套,课堂气氛低沉。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仍沿用“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即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比如句子、语法、读音、成分等,教师只考虑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在黑板前滔滔不绝,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几乎不去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更谈不上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整个教学活动似乎只有教师在参与,而学生在讲台下死气沉沉,对教学活动毫无兴趣,学习更没有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师缺乏引导技巧。兴趣是人类学习的最好老师,是人类探究未知领域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初中语文乃至其他学科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一上语文课就感到厌烦、枯燥无味,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有意思,对语文的学习带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导致的,现在的学校、教师过分地重视升学率,过重地看待学生的考试分数,在课堂上,教师一心只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大量地完成习题成为了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样就把教育的初衷给改变了。教育本是为了让学生快乐、愉悦地学习,而在应试教育现状下,考试成为了一种战争,日常学习则成为了艰苦的备战岁月。在这种压抑、紧张的环境下,学习兴趣就荡然无存了。
  二、转变教学观念,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位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习文”,而最终目标是“育人”,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乃至有益于民族的人,因此,语文教学具有它特殊的历史任务。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可以说,人文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整个民族精神、素质的传承,而整个民族精神、素质层次的高低又取决于“育人”的素质的高低。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摆脱以应试为核心的窠臼,设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感情,大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文道统一”,要密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育人”的教学目标渗透到语文教学和训练当中去,潜移默化,熏陶感染,逐步加深。这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育人”才能实现。比如在讲授杨朔的《荔枝蜜》这篇文章时,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根据这篇散文的思想主旨(即在市场经济下要大力弘扬辛勤劳动,只有踏踏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给人们创造美好的东西,这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来实施教学活动。特别是对文章中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品读,比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东西却是极好的东西”这一句,就要引导学生仔细咀嚼,要告诉学生这句话的含义:只有给社会贡献像荔枝蜜这样极好的东西,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欢迎,赢得市场。
  三、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发展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对初中生人文素养以及正确审美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文学素养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加强美育教育与实践创新,使中学美育教育与语文新课改教学相辅相成。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必须把握中学教材的美学精神和内涵价值,在教学中时刻贯穿美育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手法,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通过美育教育来培养一定的文学素养、艺术审美修养以及哲学理论素养等,丰富学生的艺术人文世界,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那么,教师具体应怎样去做呢?首先,要重视课本教材,深入挖掘文章的人文素养。新版教材将课文内容更广泛地投向了家庭、国家、社会,关注情亲、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人生哲理。其次,借助朗读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强调的是朗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利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反复诵读,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的各种形式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总而言之,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不同的审美目标,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诵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感。最后,洞悉文章主旨,深化学生人文素养。古人语:“文以载道”,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其语言文字、文学著作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和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素材。初中语文的选材大都具有艺术性,赏析价值较高,特别是一些诗词,感情沉郁深厚,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空间。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时代背景又大相径庭,学生在理解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对文章主旨把握不清。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有益处。
  新课程改革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价值核心的,因此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改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也根据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以及语文的自身特点,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教法,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119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