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活化识字过程,提升识字乐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荣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能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认识特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兴趣 方法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动画”结合,直观形象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低年级儿童对形象和图画的兴趣远胜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与“思维动画”。
  1.让识字“动起来”
  首先,让双手动起来。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去预习生字,在家长的配合下,动手制作生字卡。生字卡可这样制作:一面写上带有拼音的生字,另一面写上去掉拼音的生字。这样,学生在动手做一做,写一写的过程上就获得对生字的初步认识。课后,再让学生把带有拼音的生字擦掉,变换成词卡。这样既能巩固识字,又能积累一定的词汇,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通过制作字卡,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让眼睛、耳朵和嘴巴动起来。课堂上,在教师有力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听一听,评一评,读一读等形式,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学生就能对生字比较理性地认识,对本课所学的生字也能识记牢固。
  2.让识字“画出来”
  儿童易被绚烂的颜色、图画吸引,调动起感官神经,学起来会更带劲。因而直观教具中图片是少不了的。不少的汉字都是模仿具体物象而构造的,象形的特点极为突出。比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如此教学,将识字过程变成了学生思维构建“动画”的过程,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动画”结合,形象直观,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二、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穿插各种形式的识字游戏,将枯燥无味的识字融于趣味游戏中,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而且愉悦了学生的心灵。
  1.猜谜语
  在教学中,为激起学生的识记字形的兴趣,有时我不采用直观地、原原本本地把字形摆在学生面前的做法,而是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教“坐”字时,我告诉学生:有两个人坐在土堆上聊天。这个字怎么写呢?同学们动脑、动手、拼拼凑凑,当写出正确的“坐”字时,眉飞色舞,喜不自禁。没有写出的同学也由此受到启发。就这样,字形在学生快快乐乐的学习中扎根于脑海。
  2.拼一拼
  学生动手制作生字卡片,让他们用手中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学生在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
  3.七巧板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日”和“月”合起来是“明”。
  4.摘果子
  每4人一小组选代表上台拿一只蓝子,上面写着一个偏旁部首,让代表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篮子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篮子里,如篮子上是“艹”旁,就把“草、菊、花、苗“字摘下。
  5.抢卡片
  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三、拓展空间,自主识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的到识字的乐趣,让兴趣成为学生的内在动力,也让学生的自主识字成为可能,但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教师还得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传授识字记字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大纲也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因而,教师要渐渐由“扶”到“放”,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老师要传授识字方法。第一,“部件组合识字法”。汉字,都由一个个部件组合而成,在学习过程中,字往往由易而难给学生逐渐提高坡度的。第二,换偏旁识字法。第三,比较辨析识字法等诸如此类的方法。
  2.在实践活动中识字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认姓名、认物品、认场所、认牌子、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调动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体会识字乐趣,变“要我认”为“我要认”,潜移默化,提高孩子主动识字的能力。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