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志雄
在《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要,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中。然而,当前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财务管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在《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要,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中。然而,当前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案例陈旧、针对性不强,正面案例较少,反映中国现实状况的案例缺乏。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如继续坚持使用案例教学法,达到教学目的;力争以最新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进行课程教学,突出针对性;多渠道获取教学案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引言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又涉及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运用的管理学科。当前,大学教师在教授《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时普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结果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不能很好突出课程学习的实际操作性,也使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本课程应有的实用性。因此,需要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其中,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非常重要,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应体现在培养人的思考方式上,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学习和探讨多种教学方法,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用未来发展要求。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
首先,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课堂、引导讨论。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并阅读案例,学生通过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案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真正从实际角度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举一反三。摩尔定律指出,信息量每18个月会翻一番。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教师将知识点硬性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仅不容易记住,反而容易厌倦学习由此降低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形象生动的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便于学生记忆并理解知识点,更大程度地接受知识点。
再次,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是“能力分子”。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出明显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最后,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案例教学更加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为了能够完成案例分析,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收集资料、自主学习,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参与的能力。
三、《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体现
首先,一个案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详尽,这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提出多种解决途径或者建议。例如,公司融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债务融资(即增加长期债务),二是通过股权融资(即发行股票)。学生在分析案例并提出建议时,需要突破这些方法的限制,尽可能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出一些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正如Bill Lazier在谈到如何有效教学时指出:“不要试图交给学生好答案,而是要提出什么好问题”。
其次,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活跃思维,培养学习主动性。以负债筹资为例,甲乙两公司的资本总额均为4000万元,其中,甲公司均由投资者投入,乙公司的所有者投入3200万元,借入资金800万元,借款利率为10%。2010年,甲乙两家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均为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均为25%。可以看出(见表1),两家公司资本总额相同、息税前利润也相同,但由于资本结构的差异使得两家公司所承担的税负存在差异,乙公司少交了20万元的所得税。
再次,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需要始终贯穿其中。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条主线展开,把知识点连成一线,再扩展到面,实现点、线、面的对接,同时要实现知识与知识、课程与课程的对接。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需要控制成本,减少债务,实现最大利润,而在这些知识点中,无不涉及众多案例教学。因此,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案例教学法需要分组讨论。大学课堂专业课程教学的学生人数较多,难以做到人人发言,因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行组内自行管理,组间相互评价管理。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提交结果。因此,案例教学法完成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目标导向性。
四、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面临着大量案例教学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限制着教学效果。
首先,学生不积极配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准备、课堂积极发言、课后认真撰写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很好的配合。然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主动参与讨论,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致使课堂气氛沉闷,造成案例教学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次,案例陈旧,针对性不强。财务管理是一门发展性的学科,其理念与手段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案例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在于采用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但目前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案例基本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并且只注重定性分析,不注重定量分析,缺乏直观感和可操作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仍使用多年以前企业发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已经过时,其效用非常有限。案例的针对性不强。例如,在企业投资的案例中,由于其内部性限制,难以找到公开的资料,因此与之相关的案例非常少,教师在课堂上举的并非真正的企业投资案例。
再次,正面案例较少,大多为负面案例。当前,教师一般获得的案例大多为负面理财案例,即企业因为理财不善而遭遇倒闭、破产或重组,学生通过讨论从中得到理财经验教训。实际上,这些案例非常容易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多渠道获取正面案例素材,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反映中国现实状况的案例缺乏。目前,财务管理案例大多直接从国外教材中引用,教师进行若干加工后让学生讨论,但这些案例的背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挖掘中国企业的案例,深入探索中国的背景则成为今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要,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中。然而,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案例陈旧、针对性不强,正面案例较少,反映中国现实状况的案例缺乏。因此,对于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难度较大,需要找到改革切入点。
首先,继续坚持使用案例教学法,达到教学目的。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使用案例教学,并遵循一定的具体步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始终贯穿于《财务管理》教学中,没有案例教学必将导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失败。
其次,力争以最新的教学案例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突出针对性。财务管理专业或者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都需要走上工作岗位,过时的案例教学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判断及思考。此外,针对性强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容易掌握基本知识,便于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类似的状况得到解决。
再次,多渠道获取教学案例。财务管理案例的获取渠道既包括经典案例教程,也包括相关理财期刊提供的案例,上市公司的中报和年报,上市公司网站以及师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获得的案例等。必须通过多渠道获取教学案例,才能更为全面的收集到真实资料,并真实反映中国的情况。
最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需要高校财会专业培养能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人才,这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优点非常明显,利用学生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殷裕品,王春华.关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1.
[2]胡旭微.《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施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3).
[3]杨华.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0,(30).
[4]吉姆・柯林斯.强势公司是怎么倒下的[J].BMA商学院,2010.
[5]杨晓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0,(10).
[6]王惠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重要成果之一,项目名称:《财务管理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A0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7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