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变革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之所以要进行变革,是因为它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1 观念落后陈旧。馆舍简陋,馆藏量少。结构不合理,服务形式单一。传统图书馆受早期“藏书(经)阁”的影响,主要功能定位在对纸质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重收藏轻使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极为普遍。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三馆”(馆舍、馆藏、馆员)建设上,忽视读者或对读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受办馆条件的制约,馆舍简陋,设施不全,极少有独立的图书馆楼。即便有单独的图书馆。结构设计也极不合理。同时。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源极为有限。并且是单一的印刷型纸质文献,馆藏结构单一。受以上两个因素的制约,传统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纸质文献的借阅。并且是闭架服务,读者感到极不方便。
2 技术落后,效率低,易出错。受技术发展和使用的制约,图书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图书摆放混乱。图书检索采用卡片目录形式,检索难度大,图书是否在馆不清楚。借阅服务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低,出错率高。因此,图书馆文献利用率不高,读者感到非常不满意,到馆率自然不高。
3 人员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干部职工家属或关系户,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养老院”和“安置所”,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尽管传统图书馆有以上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方面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传统图书馆多年形成的一套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一直被沿用着。因此。对于传统图书馆不应完全抛弃或颠覆,而应该是变革。用先进的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改造。
二、建好现代图书馆
笔者认为,应按照下列要求建设现代图书馆。
1 树立先进而且科学的办馆理念。要建好现代图书馆,首先要树立先进而科学的办馆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树立起正确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被更好地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不是书架上的图书越新,摆放得越整齐,就表明你管理得越好,再好的书一次都没被使用过,都是一堆废纸。因此要时刻关注和努力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是指树立起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如何满足读者需求、提高读者满意度为出发点。
2 拥有一流的馆舍和数量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所谓一流的馆舍是指面积达标,环境舒适静雅,采光通风好、防暑防寒设施齐全。同时,本着开放式和全开槊的目标,对馆舍进行合理科学布局。一般只需要在图书馆大门人口处安装一道门禁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其他楼层和库室无须再登记。让读者能在整个图书馆自由活动,让读者感觉是在超级市场一样,能随意选择相应库室和选择各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要做好图书馆总体规划,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预留空间。至于馆藏,应该是数量丰富、结构合理。馆藏丰富是指应尽可能将市面上的文献信息资源收全、收齐。馆藏结构合理。一方面是指要根据所开设的学科和专业配置馆藏;另一方面是应收藏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除收藏印刷型纸质文献外,还要加大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各种信息资源的需求。
3 能提供便捷、优质、丰富的服务。服务水平高低是衡量图书馆办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读者满意度,就应该认真研究读者需求的新趋势。自助、一站式服务、无缝、个性是读者需求的新表现。自助就要求图书馆各库室实行全开架服务,使读者感觉就像在超市中选购东西一样方便。一站式服务就要求图书馆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如报纸、杂志、图书、光盘、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不是想看杂志报纸。就要到期刊阅览室。想看图书就要到图书阅览室,想看电子图书就要到电子阅览室。无缝是指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没有时闻和内容的缝隙。这就要求图书馆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网上服务全天24小时正常开放。同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应收全、收齐,不能存在查不到或借不到的资源。个性服务是指满足不同的读者会提出的不同需求,以及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提出的不同需求。
4 管理应该是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要将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手段,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当中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尽可能面向全社会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在人事管理上要严格实行“三定一聘”,三定是指定岗、定编、定职责,一聘是指实行聘任制。制定一套科学详细的岗位职责和读者管理办法。并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规范各项服务和行为标准。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和措施,奖优惩劣。同时管理应该人性化,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馆员的教育培训,有一套科学可行的馆员教育培训计划和制度。不断提高馆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保障馆员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馆员的福利待遇。
5 能广泛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安装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重要标志。同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水平代表了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三、迎接数字图书馆
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的增长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到20lO年,每72小时信息量就会翻一番。再大再有钱的图书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资源收藏完全,但读者却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服务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这些需求,现代图书馆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来提供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服务,也就是我们要主动迎接数字图书馆。
我们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在多方考察论证基础上,做好数字图书馆的规划。必须承认,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因此在做数字图书馆的远期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特别是软硬件的采购和数宇资源的建设等方面都要经过细致的考察论证,以免出现类似于当初很多学校花巨资购买的光盘塔,后来才发现它只是中间过渡产品,很快被淘汰而使巨额投资打水漂。
2 积极而又谨慎地购买设备和数字资源。购买服务器时主要考虑其稳定性和产品成熟度。购买存储设备除考虑稳定性外,还要考虑它的扩展性。辅助设备如后备电源、防火墙、防病毒系统、数据防灾备份系统也应尽量配备齐全。
在数字资源建设上,要积极参加联合采购,要充分利用各公司推出的优惠政策和方案。降低采购成本。
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在很多场合中,大家在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时,总在介绍购买了多少硬件设备、多少种数字资源、多大容量的数据等问题,而很少谈到或关心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这似乎又走进了“重建轻用”的误区。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数字资源买回来后的使用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首先在买的时候应该买好的,买合适的。如果一个偏理工的学校,你买的是文史方面的数据,一个教学型的学校,你买的是搞理论研究方面的数据。利用率肯定不高。其次要做读者宣传和培训工作。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购买了哪些数字资源,每种数字资源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读者去使用。
4 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专门人才,引进和培养是获取这方面人才的主要途径。
(作者单位 湖北仙桃职业学院图书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