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永正
徐世英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真是独到而深刻!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有些课文,我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泪流满面。我看《夜幕下的哈尔滨》,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受到的震撼大。因为王刚把这部书读活了,因为――正如徐世英先生所说――朗读如同赋给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吕叔湘先生曾介绍过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美国女教师克拉克夫人教莎士比亚戏剧课的例子: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学生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她又问:“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不好?”学生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起念。念完了,她又问:“全懂了吗?”可学生的反映不那么活跃。她又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就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是写得很好啊!好了,就下课了。
吕先生说的“念”,就是朗读。从吕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几十年前,外国老师就十分强调朗读了,强调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了。当大家念得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时,实际上就是把戏中的人物读活了。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这是一篇大文章。这里只说说我是怎样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或者说“物化”。离开朗读的中介,儿童往往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
怎样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呢?
读出人物的轮廓。所谓“读出轮廓”是指开始要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和文中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个人怎么样。离开了具体事件、具体语境,人物语言就成了死的了。因为语文教学不只是以理解内容为目的,所以这个环节我讲究的是一个“实”字,即,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强化初读”。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读阶段,学生最需要的是激励和耐心。学生读不好,我从不给颜色看。我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不好是正常的,读得好是超常。”我曾教过一个姓亓的女孩,她胆子很小,又特别的腼腆,站起来读书声音小不说,还有些发颤。一次,我对她说:“站起来,人人都会有些紧张。请你坐下读吧。”从此,不仅是她,凡是胆子小的学生我都允许他坐着读。过了不惑之年,尤其过了知天命之年,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多了些,更深刻了些。至于有关朗读的方法、朗读的知识,当然也讲一些,如“扫视 ”――一下子看几个字,如语气的连贯,抑扬顿挫,语法重音?熏逻辑重音,标点的停顿,还有节奏等等。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练习,是让每个学生读出自信来。有了自信,知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乐意读了,练习得多了,好多东西,学生会自悟的,熟能生巧就是这个意思。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总结,而不是产生在实践之前。当然理论反过来对实践有指导意义,所以必要的理论知识还是应该讲的。
读出人物轮廓是读好对话的第一步,这是基础。
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刚才说了,言为心声。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方法之一,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导学生读《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说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一注意,一想,学生就读得低沉无力了。但省略号却被忽略了。学生明白了这里的省略号是因为指导员身受重伤,说话上气不接下气时,再读,声音就既弱又断断续续了。我经常提醒学生读书要读标点符号,因为它们也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在仙台》一课,选自鲁迅写的《藤野先生》。文中写藤野检查鲁迅的听课笔记一事时,有下面几句对话: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可以抄下来。”
“拿来我看!”
学生一看藤野先生说的“拿来我看”一句话后面是个叹号,往往读得很严厉。我便笑着说:“如果藤野先生像你这样说话,鲁迅就不会尊敬他了。语气是坚定的,不给不行,这一点你们体会得不错。但表情呢――”学生明白了,再读就好了,――语气很硬,是命令的口吻,表情却十分和蔼。
有时,以幽默的方式加以启发,效果会更好。
《小稻秧脱险记》里有这样一段话: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这段话中的“毛毛雨”,指的是喷雾器喷的化学除草剂。尽管我让大家注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但有的小朋友仍旧读得气力十足。我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哧哧”地又朝他身上“喷洒”起来。全班小朋友大笑。笑声过后,这位小朋友再读杂草说的话时,上气不接下气,给人马上就要完蛋的感觉。于是全班又一次捧腹。
方法之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就不再说了。但正如书上有了明确的提示语,有些学生也不一定读得好一样,有人即使加上了准确的提示语,也未必读得好。“生情”,却不一定能“传情”。教《狐假虎威》时,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说的“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这段话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说”的提示语。应该说他理解得不错,但他没读出“吹牛”的语气。我说:“你这样读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话,你的命可就没了!”我这么一说,第二遍他读得就好多了。
这种启发,说到底是要学生“进入角色”。即要透过全文,透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
读出“话外音”。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是“话里有话”。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见周晔读《水浒传》马马虎虎,“常常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便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还有,一天吃晚饭时,鲁迅说道:“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都是话中有话。读这些句子,要先让学生理解话中之话是什么,懂了,再读。或者老师示范,让学生“看老师”读(读这样的话,表情特别重要),通过“看老师”读,去体会话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读出话中话来。一般地说,这样的对话比较难读,但如果读好了,也特别地有意思。学生会在读中,在听中,感受朗读的魅力,感受祖国语言的表现力。
读出人物的身份。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如《惊弓之鸟》的魏王和更羸,《西门豹》中的西门豹、巫婆和官绅。身份不同,说话的语气自然也就不一样。指导学生朗读《惊弓之鸟》,我一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学生读魏王的话就有了国王味,读更羸的话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小朋友读魏王说的“啊,你真有这样的本事”一句时,还用手做了个捋胡子的动作。在他的想象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魏王!这不就把人物读活了吗?
有些人物,如《小英雄雨来》中的日本鬼子,寓言、童话故事的反面人物,必要时也提醒学生想想他们是什么人,然后去揣摩怎样读他们说的话。对“坏人”的话,学生往往会读得较夸张,这是孩子的特点,应当理解。如果太过头了,我便进行适当引导。
读出人物的性格。性格和思想品德是有区别的,和思想感情也不能完全划等号,课文中的人物(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是十分鲜明的。如《倔强的小红军》中的小红军,《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洪教头和林冲,性格各异。在指导学生读这些人物的对话时,我便提醒学生注意这些人物的性格。性格把握住了,才能读好他们说的话;读出他们的性格,才能使人物跃然纸上。读出人物性格也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体会好,读好,范读是十分必要的。
读出人物的年龄。《翠鸟》最后一段有这样几句话: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不容易呀!”
三年级的小朋友读老翁的话当然没有一个不童声稚气的。我说:“你这么读,我觉得你不是老渔翁,而是个不到10岁的小渔娃。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第二个学生读时,声音就立刻变粗了,速度也放慢了。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意思。“别读了,别读了,再读你们就都变成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早就该退休了。”在读声中,笑声中,让孩子们感到朗读是多么有意思!
范读。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讲完了,常常示范一下,有的边讲边示范,所以说,示范本身也是指导。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但范读要选择好时机。我一般不在学生读课文前范读,这样做,告诉的成份太多。当学生读得不尽如人意时,处于“愤、悱”状态时,我才范读。即使这样,也没有强加于学生的意思。我总是这样说:“让我读读看好吗?”教低、中年级,我的范读常常略带夸张,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备读。实践告诉我们,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就随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责编:涂乃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