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先波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发挥实验教学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成功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让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探究,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在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教师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同时,教师还可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科学的态度。
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同时,学生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在实验中,学生往往重视操作,而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因此要调好光圈,且光线强弱要适当,才能达到观察目的。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俗称潮虫)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提出这样的假设:鼠妇适宜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作出假设的依据是,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好动、求知、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生物课以新奇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776.htm